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7 18:38:4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是中国通信电缆检测标准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对通信电缆的衰减常数进行测试。以下是此标准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内容:

检测项目:
  • 衰减常数的测定
  • 线对的电气性能
  • 电缆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检测方法:
  • 开短路法:通过在电缆的一端施加已知信号,在另一端测量信号的衰减来得出电缆的衰减常数。
  • 频率域测量:在不同频率下测试衰减常数,以评价电缆在多种信号环境下的性能。
涉及产品:
  • 电话通信电缆
  • 数据传输电缆
  • 光纤通信电缆(在某些扩展测试中可能涉及)

这些检测方法和产品范围确保了通信电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保证信号的高质量传输。

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

标准号:GB 5441.7-198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5-09-29

实施日期:1986-06-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在任意频率下用开短路法(简称任意频率法)测量制造长度高频对称通信电缆(包括综合电缆中的高频四线组和高频线对)的衰减常数和在谐振频率下用开短路法(简称谐振频率法)测量同轴通信电缆中同轴对的衰减常数。被测电缆的衰减范围为10dB以内。测试频率范围为2.5MHz以下。如果测试条件允许,可扩大频率范围。GB5441.7-1985通信电缆试验方法衰减常数试验开短路法GB5441.7-1985

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的部分内容

1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开短路法

Testmethodsfur communicationcableAllenuation coefficient testOpen and short circuit methodUDC 621.815,2

: 621. 39 : 621

- 317.3.08

GB 5441.785

本标准适用于在任意频率下用开短路法(简称意频率法)测量制造长度高频对称通信电缆(包括综合电缆中的高频四线组利高频线对)的良减常数和在潜振顾率下州开短路法(简称谐搬频率法)测间轴通信电缆中司轴对的衰减常数。被测电缆的我减范[为10dB以内。测试频率范围为2.5MHz以下。如果测试条件允许,可人频率池割。2试验设备

测试系统按接线原理图如下图:图:「——数字频率汁;

G——振荡器:

B—高频H抗(导纳)电桥:

D——选频电乎表。

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2.1披荡器:连续T作4h的频率愁定度不人」±0.5%输山半:0~20dB。2.2电桥:精度为+2%泌量对你电缆采用对称的阻抗(纳)电桥,测量同轴对时采用不对移的抗(导纳)电桥

2.3选频表:灵缴变不低!.9)d3(不包括表头)。2.4效字频F:显示数字的位数不分于6位,频率愁定度不低于-1.5×107/2h。3试样准备

试详为制造长度的成品电缆。

4试验步骤

4.1任意频率法

.1.1按测试系统接级原理图连接测试系统,在不接人试样电缆的情况下,接通电源,预热仪器,国家标准局1985~09-29发布

1986-06-01实施

真至稳定

GB 5441.7—85

4.1.2将电桥的也导(中阻)和也容(电感)各测档置」“零”位。“和角”选择旋钮置于“容性”(感性)位置,

4.1.3振荡器调整到所需测试频率,指示器选频后邀渐增灵激度,交替调节电示(电阻)、电容(电撼)零平衡旋纽,直调到桥平衡。如必须用引接被测电缆时,成带着引线进行零平衡。4.1.将终瑞于路的被测电缴接在电桥的测试按线端子或线上,逐潮增剂指示器灵敏度,交替调节电导(电阻)、电容(电感)测旋钮,亢调到电桥衡。读取G(R),C(L)

4.1.5取下电缆,保持振荡器轮出频率不变,将桥“措角”选择旋置于“感性”(容性)位置,各测量档置了零位,按4.1.3条进行零平衡。然后将终鼎短踏的被测申缆接在电桥的测试接线端子或引线上,按4.1.4条进行测试。读取G,(R,),C,(1.)。4.1.6在实施第4.1.4.4.1.5条步骤:1电桥达不到毕时,应改变“相角”选择旋钮的位置,重新行电桥零平衡后避行测试。

4.2谐振频率法

4.2.1按GB5441.5一85《通信电缆试验方法同轴对持外1抗实帮半均值试验谐振法》第4.2条规定,估算出谐探频率及其问隔,选定与所需测试频率最接近的品值作为测试频率。4.2.2试样终端短路,按(:B5441.5一85中第1.1条划定的步骤测试,然后从数字频率计上读取谐振频率nm:,从出桥的电阻(或)档上读取R,(或G,)。4.2.3试样终端开璐,重复GB5441.5一85第4.3.2,4.3.3条步骤,然后从数宁频率计上读取谐振懒率nmi从电桥的电阻(或电于)档上读取R。(或G。)。4.2.4若Jmr\(或fum)与估节的值偏离较人时,必须使龈荡器输出在/nm(或/n)的频率下,重复GB 5441.585中第4.3.2.4.3.3条规定的出骤逊行复测。5测试结果及计算

任意频率法

式1的7m

27cus4r

(dB/km

,。应根据电桥平衡支路不同的等效电路下表所列公式选行计算。军业支路等效电济

洲维巢

R(R.或)

阻抗与相角证算公式

平衡支璐等效电路

GB 54417--85

试结果

G(G,战G)

G(u或C)

R(R。R))

G(G或G)

C (C或

阻抗与相角计算公式

q= -arctg

当9\」

p -arctg

当?*90时2

-arcig

当→90对,Z=

注:当阻抗为“容性”时,担角应取“负”随,阻抗为“感性”时,相用应取“止”值。式(1)及表中:

被测电缆长度,km;

被测电缆衰减觉数,dB/km

电桥平衡时的电H读数(终端短路时为R,开路时为Rx),2;电桥平衡时的电导让数(终端短路时为G:川路时为G),S,电桥平衡时的电感读数(终端短路时为L,开路时为L),H,电桥平衡时的电容读数,终端短路时为C,开路时为C),F:输人阳抗(终端短路时为,并路时为),;角频率,rad/s;

-频率,Hz。

5.2谐振频率法

5.2.1实际谐振频率的计算:

famo+fn

阻抗电桥测试时衰减常数的计算公式:Ra

-arthy

(dB/km)

RR时,

GB 5441. 7B5

5.2.3导纳电桥测试时衰减常数计算公式G

GG时,

式山{——被测电缆长度,km,

Go试样终端短路谐振时电桥电导读数,SG试样终端开路谐振时电桥电导读数,SR,—试样终端短路谐搬时电桥电阻读数,,R%——试样终端开路谐振时电桥电阻读数,2。6注意事项

(dB/km)

(dB/km)

(dR/km)

(4)

6.1一般情况下,电缆应直接旋紧在电桥」。若必须用连接引线,引线应尽量短,并上与被测电缆阻抗匹配。

6.2开短路法测试过程中,改变“相角”选择凝银位置或改变测试频率时,都必须重新进行电桥零平衡。

6.3任意频率法测试,必须在同一频率、同一测试环境下进行电桥零平衡,完成电缆“终端开路”和“终端短路”两种状态的测试。6.4谐振频率法,必须在同一谐振序号的频率、间一测试环境,进行电桥零平衡,完成电缆“终端开路”和“终端短路”两种状态的测试。6.5任意频率法,测试电缆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时所选择的频率应避开被测电缆的谐振频率。6.6如果被测线对的衰减太小,以致超出电桥量程范周,则允许将同一电缆内的若二线对隔组串接。6.7计算结果垒少取三位有效数字。附加说明:

本标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1:业部上海电缆训究所归。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海电缆研究所等起草。本标准起草负贡人张澈策。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