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超临界工况模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3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超临界温度稳定性检测:评估系统在设定超临界温度(如374℃以上水临界温度、31.1℃以上CO₂临界温度)下的温度波动控制能力,检测参数包括温度均匀性(±0.5℃)、升温速率(1-10℃/min可调)、恒温保持时间(≥24h)。
超临界压力耐受性检测:验证设备在超临界压力(如22.1MPa以上水临界压力、7.38MPa以上CO₂临界压力)下的结构完整性,检测参数包括压力精度(±0.05MPa)、升压速率(0.5-2MPa/min可调)、压力循环次数(≥1000次)。
流体相态转变监测:分析超临界流体在温度/压力变化下的气液两相转变特性,检测参数包括相变临界点偏差(≤±0.5℃/±0.1MPa)、相变过程可视化记录(高速摄像机帧率≥1000fps)、相变界面张力测量(精度0.01mN/m)。
材料高温高压腐蚀速率检测:测定超临界介质(如超临界水、超临界CO₂)对金属/合金材料的腐蚀程度,检测参数包括腐蚀速率(线性极化法,精度0.01mm/a)、腐蚀产物成分分析(ICP-MS检测限0.1ppb)、腐蚀膜厚度(XRF测量精度0.001μm)。
设备密封性能检测:评估超临界工况下密封件的泄漏控制能力,检测参数包括泄漏率(氦质谱检漏,精度1×10⁻⁹mbar·L/s)、密封面接触压力(应变片测量精度0.1MPa)、长期老化测试时长(≥500h)。
热交换效率测定:测量超临界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热量传递效率,检测参数包括对流换热系数(范围1000-10000W/(m²·K),精度±5%)、努塞尔数计算误差(≤±3%)、热流密度均匀性(±2%)。
应力应变分布分析:研究超临界压力下设备部件的应力集中与变形情况,检测参数包括应变测量精度(应变片精度0.1με)、应力分布云图分辨率(有限元模拟网格≤1mm)、屈服强度安全裕度(≥1.5倍设计应力)。
气泡溃灭压力测试:针对超临界流体中微小气泡溃灭过程的压力峰值检测,检测参数包括压力传感器量程(0-100MPa,精度±0.1%FS)、溃灭时间分辨率(0.1μs)、空化噪声频谱分析(频率范围1kHz-1MHz)。
两相流流速分布测量:采用多普勒技术分析超临界流体中气液两相的流动速度分布,检测参数包括流速测量范围(0-50m/s,精度±1%)、截面流速不均匀性(≤±5%)、轴向速度梯度分辨率(0.1m/s per mm)。
材料疲劳寿命评估:在超临界循环载荷下测试材料的疲劳失效特性,检测参数包括循环次数范围(10³-10⁷次)、应力幅值控制精度(±2%)、断口形貌分析(扫描电镜分辨率≤5nm)。
检测范围
超临界发电设备:包括超临界燃煤锅炉、联合循环汽轮机及余热回收装置,用于高温高压蒸汽循环发电,工作温度通常≥540℃,压力≥25MPa。
超临界CO₂萃取装置:以CO₂为溶剂的萃取设备,包含萃取釜、分离器及循环压缩机,适用于食品、医药、化工领域的高效分离提纯,工作压力5-30MPa,温度35-80℃。
超临界流体换热器:用于超临界流体与工艺介质间的热量交换,包含管壳式、板式等结构,需承受高压差与温度波动,工作压力10-50MPa,温度200-600℃。
超临界水处理膜组件:基于超临界流体的膜分离装置,包括反渗透膜、纳滤膜及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工作压力20-80MPa,温度30-120℃。
超临界色谱柱:用于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的填充柱或毛细管柱,需具备高渗透性与耐高压性,工作压力15-40MPa,温度40-100℃。
超临界反应釜: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装置,配备搅拌系统与温控装置,适用于催化加氢、材料合成等领域,工作压力10-100MPa,温度150-600℃。
超临界流体输送管道:输送超临界流体(如超临界水、CO₂)的金属管道,需具备高强度与抗腐蚀性能,工作压力10-80MPa,温度100-550℃。
超临界储能装置:利用超临界流体的高能量密度实现储能的系统,包含储液罐、膨胀机及换热器,工作压力20-100MPa,温度20-300℃。
超临界干燥设备:通过超临界流体去除材料内部自由水的干燥装置,主要用于气凝胶、多孔材料制备,工作压力5-30MPa,温度25-80℃。
超临界发泡模具:用于超临界流体辅助聚合物发泡的模具系统,包含型腔、加热及压力控制模块,工作压力5-20MPa,温度80-200℃。
检测标准
ASTM D1414-2013:橡胶密封件在高温高压下的性能测试方法,适用于超临界工况密封件检测。
ISO 13703:2012:流体系统词汇与符号,规范超临界流体系统设计中的术语使用。
GB/T 16507-2013:电站锅炉参数系列,规定超临界电站锅炉的设计压力与温度范围。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适用于超临界工况阀门的压力与密封性能测试。
ASTM A269-2015:无缝钢管标准规范,用于超临界流体输送管道的材料性能要求。
ISO 17081:2015: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安全要求,规定设备设计与操作的安全标准。
GB/T 31435-2015: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性能测试方法,涵盖热交换效率与系统能耗检测。
ASTM E1418-2017: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测试方法,适用于超临界工况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ISO 9093:2013:泵的性能测试,用于超临界流体输送泵的流量与扬程检测。
GB/T 13927-2008:工业阀门压力试验,规定超临界阀门壳体与密封试验的压力与方法。
检测仪器
超临界流体循环系统:由高压泵、预热器、背压阀及换热器组成,用于维持超临界工况的温度(±0.5℃)与压力(±0.05MPa),支持介质为水、CO₂及其他有机溶剂。
多通道在线监测传感器组:集成温度(Pt100铂电阻,精度±0.1℃)、压力(应变式传感器,精度±0.05%FS)、流量(科里奥利流量计,精度±0.1%)传感器,实时采集超临界工况关键参数。
高温高压腐蚀试验机:配备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容积5-50L),工作压力0-100MPa,温度0-600℃,可模拟超临界水/CO₂环境,测试材料腐蚀速率与腐蚀产物成分。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采用氦氖激光光源(波长632.8nm),测量超临界流体中气液两相的速度分布(范围0-50m/s,精度±1%),支持二维/三维流速场可视化。
X射线衍射仪(XRD):Cu靶Kα辐射(波长0.154nm),扫描范围2θ=5°-90°,用于分析超临界工况下材料的物相转变(如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及腐蚀产物的晶体结构。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氦质谱检漏分析检测
下一篇:高温紧固件应力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