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贴重复安全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02  

斑贴重复安全性检测是一种专业评估材料在重复使用条件下对皮肤安全性的测试方法。该检测重点考察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化学物质释放和物理性能变化。检测要点包括pH值、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刺激测试:评估材料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作用。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刺激指数、红斑评分和水肿评分。

过敏原检测:识别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参数包括过敏原浓度、反应程度和阈值水平。

pH值测试:测量材料提取液的酸碱度。参数为pH值范围,通常要求介于5.5至8.5之间。

重金属检测:分析材料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参数包括铅、镉、汞、砷等重金属的限量,如铅不超过10mg/kg。

微生物污染测试:检查材料上的微生物存在。参数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要求无菌或低菌落数。

化学物质迁移测试:评估化学物质从材料向皮肤迁移的量。参数包括迁移速率、浓度和最大允许迁移量。

物理耐久性测试:评估材料在重复使用后的物理性能。参数包括拉伸强度、耐磨性和撕裂阻力。

生物兼容性测试:评估材料与生物组织的兼容性。参数包括细胞毒性、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毒性测试:检测材料是否有毒性效应。参数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指标和致死剂量。

重复使用性能测试:模拟多次使用后的性能变化。参数包括功能保持率、降解速率和失效周期。

渗透性测试:评估物质通过材料屏障的能力。参数包括渗透系数、扩散速率和屏障效率。

抗氧化性测试:测量材料抵抗氧化降解的能力。参数包括氧化诱导时间、自由基清除率。

检测范围

化妆品:如面膜、乳液等皮肤接触产品,用于评估长期使用安全性。

医疗器械:如绷带、医用贴片等,确保重复使用不引起不良反应。

纺织品:如内衣、袜子等直接接触皮肤的织物,测试舒适性和安全性。

玩具:儿童玩具表面材料,可能接触皮肤,评估化学和物理风险。

个人护理产品:如卫生巾、尿布等,关注卫生和皮肤健康。

工业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服,测试耐用性和生物兼容性。

家居用品:如床单、毛巾等,评估洗涤后性能变化。

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带、健康监测贴片,确保电子部件安全接触皮肤。

食品包装材料:接触皮肤的部分,如包装袋,测试化学迁移和物理完整性。

运动器材:如护膝、运动贴布,评估运动中的重复使用安全性。

宠物用品:如宠物床、项圈,考虑动物皮肤接触安全。

汽车内饰:如座椅面料、头枕,测试长期接触的兼容性。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 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ASTM F719:标准实践用于评估皮肤刺激性的测试。

GB/T 16886.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ISO 12243:医疗器械用胶粘剂 - 皮肤刺激测试。

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EN 1811:参考测试方法用于镍释放

ISO 20743:纺织品 - 抗菌活性的测定。

GB/T 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ASTM D6400:可堆肥塑料的标准规范。

ISO 6330:纺织品 - 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ISO 17075:皮革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检测仪器

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在本检测中测试材料提取液的pH值以确保皮肤兼容性。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检测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材料中铅、镉等重金属的浓度。

微生物培养箱:用于培养和计数微生物,检查材料上的细菌和霉菌污染。

皮肤模拟测试设备:模拟皮肤接触条件,评估刺激和过敏反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分析化学物质迁移,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拉伸测试机:评估材料的物理耐久性,测量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细胞毒性测试系统:用于生物兼容性测试,评估材料对细胞的影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化学物质浓度,分析迁移物和残留物。

摩擦测试仪:评估材料耐磨性,模拟重复使用中的摩擦效应。

恒温恒湿箱:控制环境条件,进行加速老化测试以评估性能变化。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