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封闭斑贴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06  

反复封闭斑贴检测是一种专业皮肤接触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物质在反复暴露下的致敏性或刺激性。检测要点包括斑贴应用频率控制、皮肤反应定量评分、封闭时间精确设定、过敏原浓度梯度测试、皮肤屏障功能评估、炎症标志物分析、刺激阈值测定、恢复期监测、个体变异性考虑和暴露累积效应测量。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斑贴应用频率:确定斑贴重复应用的时间间隔和次数。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每日或每周暴露次数,持续周期如7天或14天。

皮肤反应评分:评估红斑、水肿或丘疹等皮肤反应强度。具体检测参数采用0-4分标准评分系统,测量反应面积百分比。

封闭时间控制:设定斑贴封闭的持续时间。具体检测参数如24小时或48小时封闭,监控温度湿度条件。

过敏原浓度梯度:测试不同浓度物质的致敏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0.1%至10%浓度梯度,梯度步进为0.5倍稀释。

皮肤屏障功能:测量皮肤屏障完整性变化。具体检测参数使用经皮水分流失率,单位为g/m/h。

炎症标志物分析:检测皮肤样本中炎症因子水平。具体检测参数如IL-1α或TNF-α浓度,单位pg/mL。

刺激阈值测定:确定引起皮肤刺激的最低浓度。具体检测参数通过阶梯式暴露测试,记录阈值浓度百分比。

恢复期监测:评估斑贴移除后皮肤恢复情况。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恢复时间如48小时或72小时,测量反应消退速率。

个体变异性分析:考虑受试者间反应差异。具体检测参数如受试者数量20-50人,统计分析变异系数。

暴露累积效应:测量反复暴露导致的累积皮肤损伤。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暴露次数如5-10次,评估损伤指数增长。

检测范围

化妆品成分:用于测试香水、防腐剂等成分的反复暴露致敏性。

护肤品配方:评估乳液、面霜等产品在长期使用下的皮肤刺激性。

药品贴剂:测试透皮给药系统的反复应用皮肤反应。

纺织染料:检测染料在衣物接触中的反复致敏风险。

清洁剂产品:评估洗涤剂或消毒剂的反复暴露皮肤毒性。

工业化学品:测试溶剂或添加剂在职业暴露下的皮肤累积效应。

医疗设备材料:评估导管或绷带等材料反复接触的皮肤兼容性。

食品添加剂:检测防腐剂或色素在食品接触中的反复皮肤敏感性。

农药残留:评估农药在皮肤反复暴露下的致敏阈值。

个人防护装备:测试手套或面罩材料的反复使用皮肤反应。

检测标准

ASTMF719标准规范斑贴测试方法。

ISO10993-10标准规定皮肤刺激测试程序。

GB/T16886.10标准涉及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测试。

OECDTG404标准指导皮肤反复暴露评估。

EN1811标准用于镍释放检测。

GB/T5009.11标准覆盖食品接触材料测试。

ISO10993-23标准定义皮肤致敏性测试。

ASTMD6978标准规范重复斑贴测试。

检测仪器

斑贴测试系统:用于精确应用和移除斑贴,功能包括控制封闭位置和压力。

皮肤反应评估仪:测量皮肤颜色变化,功能采用分光光度计原理评估红斑指数。

经皮水分流失仪:检测皮肤屏障功能,功能测量水分蒸发率单位为g/m/h。

生物标志物分析仪:分析皮肤样本炎症因子,功能支持ELISA或PCR技术检测浓度。

显微镜系统:观察皮肤组织切片,功能提供高分辨率成像评估组织学变化。

环境控制装置:维持测试条件稳定,功能调节温湿度范围20-25C和40-60%RH。

数据记录系统:自动化采集测试数据,功能记录反应评分和时间序列数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