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代谢组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3  

毒性代谢组学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生物样本中代谢物变化来评估毒性效应的专业技术。它涉及高通量分析、代谢物鉴定、数据解析和生物标志物识别,用于毒理学筛查和风险评估。检测要点包括样本处理、质量控制、仪器操作和统计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代谢物定量分析:通过质谱技术精确测量生物样本中特定代谢物的浓度,以评估毒性暴露下的代谢变化和响应水平。

生物标志物发现:识别与毒性响应相关的代谢物标志物,用于早期毒性预警、机制研究和风险评估应用。

代谢通路分析:分析代谢物在生物通路中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揭示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潜在影响路径。

样本前处理优化:包括提取、纯化和衍生化步骤,确保代谢物分析的准确性、重复性和最小化干扰因素。

数据质量控制: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内标添加和重复测试,保证代谢组学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识别代谢组学数据中的显著变化模式。

毒性风险评估:基于代谢物变化数据评估个体或群体的毒性风险水平,支持决策和干预策略。

代谢物鉴定验证:使用标准品和数据库比对鉴定未知代谢物,确认其结构和毒性相关性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时间序列监测:监测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研究毒性效应的发生、发展和恢复过程。

交叉验证技术:通过不同分析平台和方法验证代谢组学结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技术可靠性。

检测范围

药物开发毒性测试:评估新药候选物在临床前阶段的毒性效应,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潜在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

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空气、水或土壤中的毒物对生物代谢的影响,用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监管。

食品安全评估:检测食品中的毒素、添加剂或污染物对代谢的潜在危害,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

职业健康暴露评估:评估 workplace 化学物质暴露对工人代谢的影响,用于职业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临床毒理学应用:用于诊断和治疗中毒病例,分析患者代谢物变化以指导临床干预和预后评估。

化妆品安全性测试:测试化妆品成分对皮肤或全身代谢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性和合规性要求。

农业化学品评估:评估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对农作物、土壤和环境的毒性效应及残留影响。

纳米材料毒性研究:研究纳米颗粒暴露引起的代谢变化,用于新材料安全性和风险评估。

遗传毒性辅助检测:通过代谢组学数据辅助检测DNA损伤相关毒性,补充传统遗传毒性测试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验证: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验证毒性生物标志物,支持大规模人群健康监测和风险分析。

检测标准

ISO 10993-18:2020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8: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国际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材料化学表征的测试方法,包括代谢组学相关分析,用于毒性评估和安全性评价。

ASTM E2520-15 JianCe Guide for Conducting Microarray-Based Toxicity Tests: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提供了基于微阵列的毒性测试指南,涉及代谢组学数据生成和分析的通用原则。

GB/T 16886.1-202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要求,包括代谢组学在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和验证方法。

ISO 17025:2017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国际标准规定了检测实验室能力要求,确保代谢组学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可靠性。

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毒理学检测:中国国家标准提供了食品毒理学检测的质量控制指南,适用于代谢组学在食品安全评估中的实施。

检测仪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分离和鉴定复杂生物样本中的代谢物,提供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定量分析,支持毒性代谢组学的靶向和非靶向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适用于挥发性代谢物的分析和鉴定,通过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实现代谢物 profiling,用于环境毒物监测。

核磁共振光谱仪:提供代谢物的结构信息和相对定量分析,用于非破坏性样本检测和代谢通路研究,增强毒性机制理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提高色谱分离效率和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并增强分辨率,适用于高通量代谢组学筛查和验证。

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用于代谢组学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可视化,支持生物标志物发现和毒性风险评估的自动化流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