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5次  |  2024-12-21 13:52:0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针对《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用HTML标签格式化表达:

1. 相关的检测项目:

  • 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测试。
  • 化学品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测试。
  • 化学品对水蚤(如大型浮游生物)的急性毒性测试。
  • 化学品对藻类的生长抑制作用。

2. 检测方法:

  • 采用实验室条件下的受控环境进行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测试。
  • 静态测试、半静态测试或流动式测试方法。
  • 以化学品浓度作为定量指标,确定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效应浓度(EC50)。
  • 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包括对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的严格控制。

3. 涉及产品:

  • 液体化学品,例如有机化合物、非有机液态物质等。
  • 可能用于船舶运输的工业化学品,如液体燃料、溶剂、清洁剂等。
  • 潜在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化学品。

该规范旨在通过科学严谨的试验方法评估液体化学品在水环境中的急性毒性,以减少船舶运输中化学品意外泄漏带来的生态风险。

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标准号:GB/T 16310.1-1996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6-05-16

实施日期:1996-1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包括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和卤虫急性毒性试验。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的危险性评价和污染分类。GB/T16310.1-1996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GB/T16310.1-1996

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GB/T16310.1-.1996

船舶散装液体危害性评价规范系根据MARPOL73/78附则I的要求,为船帕散装运输的液体化学品的污染分类而进行的污染危害性评价和污染分类的方法,其危害评价和分类的原则和内容系根据附则耳中有害液体物质分类准则(附则1之附录1)以及海洋污染科学专家组关于船运有害物质危害性评价的原则确定。评价内容包括:1.水生生物积累试验;2.水生生物沾染试验:3.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即本标准)14.哺乳动物毒性试验;5.休息环境舒适性影响,6.分类程序和方法。鉴于导则中危害性C(经口急性毒性)及D(皮肤接触和吸入毒性)均为哺乳动物试验内容,故合为一个分标准,另外,环境舒适性的评价系根据物质对人的毒性、刺激性以及由其理化特性决定的对环境影响的持久性等综合评价,无具体试验方法,所以不单列分标准,而并入评价程序和分类中。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赵前、张秀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浴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Specitication on evaluation methods of hazards of liquidchemicals transported in bulk by shipping-Acute ioxicitytesting methods for aquatic organism1范围

GB/T 16310. 1—1996

本标准规定了水生生物意性毒性试验方法,包括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大型蛋急性毒性试验和卤虫是性毒性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的危害性评价和污染分类。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在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266—91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1326791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JT2013·89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MARPOL.73/78附则1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3定义

本标难采用下列定义。

液体化学品liquid cliemicals

系指那些温度为37.8℃时蒸汽压力不超过2.8kPa/cm的物质4原理

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人型蚤急性毒性试验和卤虫急性毒性试验,得到化学品对水环境不同别、不同层次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为化学品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本标准中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法推荐斑马鱼为试验鱼种,但也可采用其他鱼种,如青鱼、草鱼、鲢鱼、鱼、鲤鱼、虹等。5试验条件

5.1试验溶液

5.1.1对水溶性物质,可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当天配制储备液,若受试物为化学稳定性很好的物质,次配制供两天以上使用的储备液。按试验要求浓度稀释储备液,配制不同浓度的试验溶液5.1.2对难溶丁水的物质.可借助于低毒助溶剂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储备液,再根据需要稀释配成系列浓度试验液。在保证试验波混合均匀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溶剂的使用量。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5-16批准1996-12-01实1

GB/T 16310.1—1996

1.3对于自乳化性物质或借助于乳化剂能分散于水中的物质,采用JT2013—89中分散剂毒性试验置,通过定量加入,连续搅拌的方法获得均匀、稳定的试验溶液(仅适用于鱼类毒性试验)。2选择半静态供液方式并增加换液次数(如8h一欲)。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按GB/T13267.大型蛋意性毒性试验方法

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按GB/T13266。卤虫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在规定的条件下,将卤虫(Artemia salina)卵孵化一天后的无节幼虫置于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被测物睿液中,48h后,由不同浓度溶液中无节幼虫死亡的数量求出该时间内受试物使50%的卤虫无节幼虫亡的浓度,即半致死浓度,记作48bICs。.2试验材料

.2.1稀释水,使用人工游水,按配方加人试剂级化学药品,用蒸馏水或去离了水配制。人工海水配方:

化学品名称

NaHCO,

.2.2试验生物

最终浓度,mg/L

,2.2.1试验生物为卤虫卵孵化后的无节幼虫,卤虫卵可用市场购得,在干燥环境中保存,每批试验应使用相同来源的卤虫卵。

2.2.2孵化

在玻璃容器中放入适量人工海水;按每升水0.1~0.2g的比例加入卤虫卵,尔后置于恒温箱中,25吡1℃下恒温培养。25h后,把孵化容器从恒温培养箱中取出,臀于光亮处,用带吸头的吸管把幼虫吸出,放入已装有少量人工海水的烧杯中备用。8.2.3仪器、设备

.2-3.1试验容器和其他有可能与生物接融的器Ⅲ均属非生物活性物质,如玻璃容器,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2.3.2烧杯:50mL.100ml

结晶ⅢL:200mL

吸管、聚光灯。

8.2.3.3恒温光照培养箱或恒温间。x.2.3.4其他常规试验仪器、设备。8.3试验设计

R.3.1试验均设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只加稀释水,不加受试物质。如果使用助溶剂,则要加设含助溶剂的空白,以试验系列中使用的最高助溶剂浓度为准。3

GB/T 16310. 1—1996

8.3.2每个浓度(包括对照组)至少有两个重复样。8.3.3试验结果只有在空白样死亡率低于10%时有效。8-3.4通过预试验得到半致死浓度存在的区间,以确定正式试验的浓度范围。通过正式试验求出半致死浓度。

8.4试验步骤

8.4.1卤虫卵孵化后,立即收集其无节幼虫,用于试验。8.4.2按等对数间距设置五个试验浓度,试验溶液配制见4.1。8.4.3试验在200mL结晶Ⅲ中进行,先把10只随机吸取的幼虫移至事先装有20mL人工海水的烧杯中,在结品血中加入80mL人工游水,按100mL总体积配制设定浓度的试验液,待所有试验液配好后,依次把烧杯中的20mL人工海水和10只幼虫倒入结晶血中。8.4.4把装有试验液和约虫的结晶血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中(或其他恒温环境)48h,其间保持光照强度为2000Ix左右,温度25±1℃。8.4.548h后,中止试验,记录死亡数。8.4.6幼虫死亡的判别方法:把结晶血置于黑色底面上,手持可移动聚光光源照向结晶皿,先使光线与血底平行,观察血底(一般死亡幼体都沉至血底),尔后使光源平行上移,遂层观察,同时记录死亡数和血中幼虫总数,判断死亡时,用针触及幼虫身体,无论幼虫表现出任何形式的运动,都视为存活。8.4.7结果处理

IC值的估算,由各浓度试验结果,按内插法画图估算得到,也可用概率单位法和寇氏修正法求出LC。值和95%置信限。

8.5试验报告内容

8.5.1试验物质来源,名称,物、化性质及其他有关资料。8.5.2卤虫来源,孵化方式。

B.5.3评价试验有效性需考虑以下内容:a)试验物质溶液稳定性及换水次数;b)对照组死亡率。

8.5.4稀释水、储备液、试验液的配制方法。8.5.5试验结果,数据处理、结论,讨论。8.5.6方法依据及参考文献。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6310.1-1996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