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隔音棉自熄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极限氧指数测定:测定材料在氮氧混合气体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数值越高表明材料越难燃烧,用于量化评估隔音棉的燃烧特性及阻燃性能等级。
垂直燃烧测试:将试样垂直固定并施加标准火焰冲击,观测其燃烧时间、损毁长度及是否产生滴落物,以此评估隔音棉在垂直状态下的火焰蔓延趋势和自熄性能。
水平燃烧速率测定:在水平燃烧箱中点燃试样一端,测量火焰蔓延速率及自熄时间,反映材料在无外力作用下火焰传播的难易程度及其自熄特性。
热释放速率测试:通过锥形量热仪测量材料燃烧时单位面积释放的热量值,数据可用于分析隔音棉在火灾中对热贡献的程度及其自熄行为的能量特征。
烟密度测试:测定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光密度值,评估隔音棉在燃烧过程中对可见度的遮挡程度及自熄后烟雾生成量的安全性指标。
燃烧残留物分析:收集并称量隔音棉自熄后的残留物质量,计算质量损失率,用于分析材料燃烧的完全程度及阻燃体系的有效性。
点燃时间测定:记录材料在标准热辐射条件下从暴露到持续燃烧所需的时间,用于评估隔音棉抵抗引燃的能力及其自熄性前的燃烧敏感性。
燃烧气体毒性分析:采用烟气分析系统检测材料自熄过程中释放的CO、CO2等气体浓度,评估隔音棉燃烧产物的生物危害性及安全风险等级。
表面火焰蔓延测试:通过辐射板试验测定火焰沿材料表面蔓延的速率及自熄临界条件,评估隔音棉在实体火灾中抑制火势扩展的能力。
灼热丝可燃性测试:将预热的灼热丝以规定压力接触试样,观察是否点燃及自熄情况,模拟隔音棉在过热电气部件接触下的火灾风险行为。
检测范围
建筑用玻璃棉隔音材料:广泛应用于墙体、吊顶等建筑结构的吸声隔热层,需具备良好的自熄性以阻止火灾时火焰沿空腔蔓延,保障建筑防火安全。
轨道交通车辆隔音棉:用于列车车厢、发动机舱等部位的噪声控制,其自熄性能需满足严格的阻燃标准以防止运行中因电气故障引发燃烧事故。
工业设备吸音包覆材料:包裹在风机、管道等高温高噪设备外部,要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不熔融、不持续燃烧,避免设备过热引发火灾扩散。
汽车内饰隔音毡:安装于汽车底盘、车门等部位降低行驶噪音,需通过自熄性测试确保在车辆电气短路或碰撞时不易持续燃烧。
录音棚吸声海绵:用于专业录音场所的声学装修,其多孔结构需经过阻燃处理达到自熄标准,防止因电气设备过热或明火引发快速燃烧。
家用电器隔音填充物:安装在洗衣机、空调等电器内部降低运行噪音,自熄性能可防止电器故障时内部电弧引燃材料导致火势扩大。
船舶舱室隔音绝缘层:应用于船舶船舱、机舱的降噪工程,需满足海事防火规范的自熄要求,确保海上火灾发生时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航空器舱内吸音材料:用于飞机客舱、货舱的噪声控制,必须通过高标准的自熄性检测以保证在航空极端条件下不助长火灾发展。
电力设施隔音屏障:安装在变电站、发电机房等场所的降噪装置,其自熄性能可防止电气火灾波及周边设备造成二次事故。
管道消音包覆材料:包裹在通风、排气管道外部降低噪声传播,需具备自熄性以避免管道内高温气流或火花引燃材料。
检测标准
ASTM D4986-2014《通过酒精喷灯测试固体塑料燃烧性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使用特定酒精喷灯对固体塑料试样进行倾斜45度燃烧测试,通过观测燃烧时间及自熄行为评估材料的燃烧性能。
ISO 4589-2:2017《塑料-氧指数测定-第2部分:高温试验》:提供在室温至150℃环境下测定材料氧指数的标准化方法,用于评估隔音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及自熄临界值。
GB/T 2408-2021《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规定塑料试样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燃烧测试程序,包括火焰施加时间、燃烧速率测量及自熄现象判定准则。
JianCe 94-2020《设备和电器部件用塑料的燃烧测试》:针对电子电器设备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分级标准,通过多次火焰冲击测试判定材料的自熄等级及滴落物危险性。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基于燃烧热值、火焰蔓延、烟密度等参数对建筑材料进行燃烧性能分级,明确隔音棉在建筑应用中的自熄性要求及安全等级。
ASTM E662-2021《固体材料产烟特性标准测试方法》:采用烟密度箱测定材料在燃烧或热分解时的比光密度值,评估隔音棉自熄过程中烟雾生成对逃生能见度的影响。
ISO 5659-2:2017《塑料-烟生成-第2部分:单室测试测定光密度》:通过单室烟密度测试装置测量材料在特定辐射照度下的烟尘光学密度,用于量化隔音棉自熄后的烟雾毒性风险。
DIN 4102-1:2016《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燃烧性能-第1部分:建筑材料》:德国标准化学会制定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包含对隔音棉自熄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等参数的测试要求。
GB/T 5169.16-201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6部分:试验火焰 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针对电工电子产品用非金属材料的火焰试验方法,规定50W火焰下的燃烧行为观测及自熄时间记录规范。
ISO 11925-2:2020《对火反应试验 建筑制品 第2部分:直接火焰冲击可燃性》:通过直接火焰冲击试样表面评估建筑制品(包括隔音棉)的点燃性、火焰蔓延能力及自熄特性。
检测仪器
极限氧指数分析仪:由玻璃燃烧柱、气体混合系统及点火器组成,通过调节氮氧混合比例精确测定隔音棉维持燃烧的最低氧浓度,量化材料自熄的临界环境条件。
垂直燃烧试验箱:配备试样夹持架、标准本生灯及时间记录系统,通过施加规定火焰后观测隔音棉的燃烧持续时间及自熄行为,判定材料的阻燃等级。
锥形量热仪:采用辐射锥热源模拟真实火场热通量,同步测量隔音棉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及烟生成率,分析材料自熄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特征。
烟密度测试系统:集成激光光源、光电检测器及燃烧室,通过测量隔音棉燃烧时光通量的衰减值计算烟密度等级,评估材料自熄后烟雾对逃生通道的遮挡程度。
灼热丝试验仪:由可控温灼热丝、压力施加装置及试样支架组成,模拟过热电气元件接触隔音棉时的点燃风险,检测材料在灼热条件下的自熄性能及起火可能性。
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具备角度可调的试样夹持器和可移动火焰喷嘴,执行标准水平或垂直燃烧测试,记录隔音棉的火焰蔓延速率及移除火源后的自熄时间。
微型燃烧量热仪:采用热解-燃烧分离技术测量隔音棉的热释放参数,仅需毫克级样品即可获得与锥形量热仪相关性良好的自熄特性数据,适用于研发阶段快速筛选。
气体毒性分析系统:配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气体采样装置,实时检测隔音棉自熄过程中释放的CO、HCN等有毒气体浓度,评估材料燃烧产物的生物危害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浆层纸导电性电化学检测
下一篇:聚合物水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