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径干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4  

多路径干扰检测是评估信号传输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性能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主要针对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及有线网络中的信号完整性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测量干扰信号的强度、相位及时间延迟等参数,为系统抗干扰设计和电磁兼容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多路径时延扩展检测:通过高精度时域反射计测量信号在不同传输路径下的时间延迟差异,分析最大附加时延与均方根时延扩展值,评估多路径效应对信号符号间干扰的影响程度。

相干带宽与频率选择性检测:基于信道频率响应测量结果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参数,判断信号传输是否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为系统带宽设计提供依据。

多普勒频移特性检测:采用频谱分析仪监测移动环境中信号载波频率的动态偏移,量化多普勒扩展和功率谱密度分布,评估动态多路径环境对信号解调性能的影响。

空间相关性检测:通过多天线接收系统测量信号到达角分布特性,计算空间相关系数与角度扩展参数,分析多路径环境对MIMO系统空间复用增益的制约程度。

极化失配检测:利用双极化天线测量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极化状态变化,计算极化交叉耦合系数与轴比参数,评估多路径环境对极化复用系统的影响。

干扰信号强度检测:采用选择性电平测量仪测量多路径产生的干扰信号绝对功率电平,分析干扰信号与主信号功率比,确定系统抗干扰容限。

相位噪声检测:通过相位噪声测试系统测量多路径引起的相位抖动特性,量化相位噪声功率谱密度,评估对高阶调制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

信道脉冲响应检测:利用信道探测仪发射宽带测试信号,采集多路径信道的时域冲击响应数据,提取路径损耗、时延和相位参数构建信道模型。

码间干扰检测:通过眼图分析仪观测数字信号在多路径传输后的眼图张开度,测量垂直眼闭代价和水平眼闭代价,评估传输系统误码性能恶化程度。

多路径损耗检测:采用场强测试系统测量信号在多路径环境中的传播损耗特性,对比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分析建筑物反射与衍射造成的额外损耗。

检测范围

5G毫米波通信系统:工作在24GHz至52GHz频段的移动通信设备,由于波长较短易受建筑物反射影响,需检测多路径导致的波束成形失真和信号衰减。

卫星导航接收设备:接收北斗/GPS等卫星信号的导航终端,需检测建筑物反射造成的多路径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车载雷达系统: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77GHz频段毫米波雷达,需检测复杂道路环境多路径反射造成的虚假目标识别问题。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部署于大型建筑内部的无线覆盖系统,需检测多路径效应导致的信号质量不均匀分布和容量下降。

微波传输链路:点对点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需检测大气折射和多路径反射造成的信号深度衰落和中断概率增加。

物联网无线模块:采用LoRa/NB-IoT技术的低功耗广域网络设备,需检测多路径环境对信号接收灵敏度和链路预算的影响。

航空电子系统:机载通信与导航设备,需检测机场复杂电磁环境中多路径干扰对起降阶段通信可靠性的影响。

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与调度通信设备,需检测隧道、峡谷等特殊地形多路径反射造成的信号码间干扰。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海上船舶导航与通信设备,需检测海面反射多路径效应引起的信号幅度起伏和相位失真。

医疗无线监护设备:医院内使用的无线生命体征监测设备,需检测医疗设备反射造成的多路径干扰对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影响。

检测标准

IEEE 802.11-2020无线局域网标准:规定了WLAN设备在多路径环境中的信道建模要求和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时延扩展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评估指标。

3GPP TR 38.901 V16.1.0信道模型:定义了5G系统评估用的空间信道模型,包含室内外多场景的多路径参数设置和校准方法。

ITU-R P.1411-9建议书:提供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径传播预测方法,包括时延扩展和角度扩展的统计模型。

GB/T 15658-2012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规定了多路径干扰测试的场地验证要求和测量程序,包括反射损耗和场均匀性指标。

ISO JianCe51-4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抗扰度:规定了车载电子设备在多路径辐射干扰下的性能测试方法和等级划分。

ASTM D5568-2008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测试标准:提供了多路径环境中无线链路性能的标准化测试流程和数据记录格式。

EN 301 489-1电磁兼容性标准:规定了无线电设备在多路径干扰条件下的抗扰度测试要求和性能判据。

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限值:规定了设备在多路径传输条件下辐射发射的测量方法和限值要求。

IEC 61000-4-21混响室测试方法:提供了利用混响室模拟多路径环境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规范。

RTCA DO-160G机载设备环境条件:规定了航空电子设备在多路径传播环境中的测试程序和性能标准。

检测仪器

矢量网络分析仪:具备频域和时域分析功能的微波测量仪器,通过S参数测量获取信道频率响应,可计算多路径时延分布和信道相干带宽参数。

信道模拟器:可编程多路径环境仿真设备,能够复现真实场景中的多路径时延、多普勒频移和角度扩展特性,用于系统级性能验证。

频谱分析仪:具有高动态范围的频率域测量仪器,可检测多路径干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布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特征。

矢量信号分析仪:具备数字调制分析功能的测试设备,可通过解调分析测量多路径环境下的误差矢量幅度和相位噪声参数。

无线信道探测仪:专用宽带信道测量设备,通过发射脉冲或扫频信号获取信道的时域冲击响应,可精确测量多路径时延和功率衰减。

多探头微波暗室:配备三维定位系统的电磁测试环境,通过可控探头阵列模拟多路径到达波方向谱,测量空间信道特性。

相位噪声测试系统:高精度相位波动测量设备,可量化多路径反射引起的相位抖动对系统解调性能的影响程度。

MIMO测试系统:多输入多输出信道测量平台,通过多天线同步测量获取信道矩阵参数,分析多路径环境下的空间相关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