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真菌毒素多联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黄曲霉毒素B1检测:针对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分析,通过色谱分离和荧光检测器测定其浓度,确保符合安全限值要求,防止致癌风险。
赭曲霉毒素A检测:分析谷物和坚果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使用免疫亲和柱净化和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评估其肾毒性和潜在健康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检测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或质谱分析,监控其雌激素样作用和对动物的影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定量测定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浓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评估其免疫抑制和胃肠道毒性。
T-2毒素检测:分析饲料和食品中T-2毒素的存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紫外检测器结合,检测其细胞毒性和致畸效应。
HT-2毒素检测:同步检测HT-2毒素在燕麦和大麦中的水平,使用质谱仪进行多残留分析,评估其与T-2毒素的协同毒性。
伏马毒素B1检测:测定玉米制品中伏马毒素B1的浓度,通过免疫亲和净化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监控其神经毒性和致癌性。
伏马毒素B2检测:分析食品中伏马毒素B2的含量,采用色谱分离技术,确保准确量化其与B1毒素的联合效应。
桔霉素检测:检测水果和谷物中桔霉素的残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评估其肝毒性和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展青霉素检测:定量分析苹果汁和水果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水平,通过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监控其致突变和细胞毒性作用。
检测范围
谷物类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和玉米等主食作物,易受真菌污染,多联检测确保毒素不超标,保障人类和动物食用安全。
坚果和种子:如花生、杏仁和向日葵籽,这些产品在储存中可能滋生霉菌,检测用于预防毒素积累和健康风险。
饲料原料:涵盖动物饲料如豆粕和鱼粉,通过检测控制毒素水平,避免 livestock 中毒和生产损失。
乳制品:包括牛奶和奶酪,可能间接污染来自饲料的真菌毒素,检测确保产品合规和消费者健康。
水果制品:如果汁、果酱和干果,这些易受霉菌生长影响,多联检测用于监控展青霉素等毒素。
蔬菜类产品:如番茄和胡萝卜,在加工和储存中可能产生毒素,检测评估其安全性和保质期。
食用油和脂肪: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肪,毒素可能通过原料引入,检测用于确保最终产品无污染。
婴幼儿食品:专门针对婴儿配方奶粉和辅食,严格检测多种毒素,保障敏感人群的安全摄入。
调味品和香料:如辣椒粉和肉桂,这些产品在干燥过程中易霉变,检测控制毒素水平以防健康问题。
啤酒和酒精饮料:原料大麦和 hops 可能携带毒素,检测用于确保饮料安全和合规于行业标准。
检测标准
ISO 16050:2017《食品 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析,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多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详细说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要求和限值。
ISO 15141:2018《食品和饲料 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提供赭曲霉毒素A的定量分析方法,涵盖样品提取和仪器校准步骤,用于全球合规性评估。
GB 5009.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中国标准规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技术,确保食品安全监控。
ISO 17375:2016《动物饲料 伏马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和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针对动物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检测,包括B1和B2毒素的同步分析,用于预防 livestock 健康问题。
GB 5009.20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展青霉素的检测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量,适用于水果制品和果汁。
ISO 18363-1:2015《动植物油脂 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的测定 第1部分:净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虽主要针对其他污染物,但相关技术可用于真菌毒素检测中的样品净化步骤,确保方法兼容性。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中国标准规定饲料中多种真菌毒素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包括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用于行业监管。
ISO 21778:2017《食品 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提供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指南,涵盖样品制备和仪器参数,确保结果可靠性。
GB 5009.1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标准详细说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流程,用于谷物和食品产品的合规测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和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真菌毒素,配备紫外或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多种毒素的高灵敏度检测和准确测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功能,用于多残留分析,可同步检测和确认多种真菌毒素的分子结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挥发性化合物,质谱仪提供高分辨率检测,适用于热稳定真菌毒素如某些镰刀菌毒素的定量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基于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快速筛查,使用微孔板和读板器测量吸光度,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初筛和半定量检测。
免疫亲和柱净化系统:专用于样品前处理,通过特异性抗体吸附目标毒素,净化样品基质,减少干扰并提高后续仪器分析的准确性。
荧光检测器: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件,检测具有天然荧光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提供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用于定量测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辅助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尤其在标准曲线制备和验证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动样品处理工作站:集成样品提取、稀释和加样功能,实现高通量操作,减少人为误差并提高检测效率在多联检测中。
离心机:用于样品制备中的相分离,通过高速旋转沉淀杂质,确保提取液清澈,便于后续色谱或免疫分析。
氮吹仪:通过温和加热和氮气流浓缩样品提取液,减少溶剂体积,提高毒素浓度,增强检测灵敏度并适配仪器进样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抗菌剂载体结合率检测
下一篇:漂白剂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