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绒毛易燃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5  

玩偶绒毛易燃性检测是评估玩具材料防火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涉及绒毛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包括点火特性、火焰蔓延速率、余焰时间等关键参数,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和国家安全标准,防止火灾风险。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垂直燃烧测试:通过将试样垂直悬挂并施加标准火源,测量绒毛材料的燃烧持续时间及炭化长度,评估材料在垂直状态下的抗火性能,确保其符合安全限值要求。

水平燃烧测试:将试样水平放置并点燃一端,观察火焰沿材料表面的蔓延速度,用于判断绒毛在水平方向上的易燃性,防止快速火势扩散。

余焰时间测定:记录火源移除后材料持续燃烧的时间,该参数直接反映绒毛的自熄性能,时间过长表明材料存在较高火灾隐患。

余烬时间测定:测量材料停止明火后阴燃的持续时间,评估绒毛在无明火情况下的潜在燃烧风险,适用于室内玩具安全评估。

滴落物测试:观察燃烧过程中是否产生熔融滴落物,并检测滴落物的引燃能力,防止滴落物二次点燃其他物品,增加火灾危险性。

热释放速率测试:通过量热仪测量绒毛燃烧时单位时间释放的热量,用于量化材料在火场中的能量贡献,为防火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烟雾密度测试:评估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浓度,高烟雾密度会妨碍逃生视线,是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氧指数测定:测定绒毛材料在氮氧混合气体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数值越高表示材料越难点燃,常用于评估阻燃性能。

表面闪燃测试:模拟火源接触材料表面时的瞬间燃烧现象,检测绒毛是否易发生快速闪燃,适用于儿童玩具近距离火源风险分析。

炭化长度测量:在标准燃烧测试后量试样烧焦部分的长度,炭化过长表明材料阻燃性不足,需优化配方或结构。

质量损失率测试:称量燃烧前后试样的质量变化,计算损失率以评估材料的热分解程度,间接反映易燃性等级。

毒性气体分析:采集燃烧产生的气体样本,检测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成分含量,确保绒毛材料在火场中不释放过量有害物质。

检测范围

聚酯纤维绒毛:常用于填充玩偶的合成材料,其易燃性受纤维细度和涂层影响,检测需关注燃烧速率和滴落特性,防止玩具使用中意外点燃。

丙烯酸纤维绒毛:具有柔软仿毛质感,广泛用于玩具制造,但易熔融燃烧,测试重点包括余焰时间和氧指数,确保符合儿童产品标准。

棉质绒毛材料:天然纤维制成的玩偶填充物,燃烧时易产生明火和烟雾,需进行水平燃烧和烟雾密度测试,评估其安全性。

混合纤维绒毛:由多种纤维混合而成,检测时需考虑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如阻燃剂添加效果,避免因成分不均导致易燃性升高。

化纤长毛绒:表面绒毛较长的玩具材料,燃烧时可能快速蔓延,测试项目包括垂直燃烧和表面闪燃,防止毛发类玩具的高风险。

短绒剪切材料:绒毛长度较短的玩偶面料,易燃性受密度和厚度影响,需测定炭化长度和余烬时间,适用于紧凑型玩具设计。

阻燃处理绒毛:经过化学处理的防火材料,检测验证阻燃剂持久性及燃烧性能,确保处理效果不随使用时间下降。

再生纤维绒毛:利用回收材料制成的环保产品,但易燃性可能不稳定,测试涵盖热释放速率和毒性气体,保证安全与可持续性兼得。

玩具服饰绒毛:应用于玩偶服装的绒毛材料,需模拟穿戴状态下的燃烧行为,如折叠处点火测试,防止服装部分引发火险。

婴幼儿玩偶绒毛:针对低龄儿童玩具的特殊材料,检测标准更严格,强调无滴落物和低烟雾,避免婴幼儿接触火源时的严重伤害。

电子玩偶集成绒毛:与电子元件结合的智能玩具材料,测试需考虑电路过热引燃风险,增加热辐射耐受性评估。

户外玩偶绒毛:用于室外玩具的耐候材料,检测包括潮湿环境下的燃烧性能,防止雨水等因素改变易燃性。

检测标准

ASTM D1230-2017《纺织品易燃性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的燃烧测试程序,适用于玩偶绒毛的易燃性评估,包括试样制备和结果判定准则。

ISO 6941:2003《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定向试样易燃性的测定》: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方法,用于测量绒毛材料在垂直状态的燃烧特性,确保测试结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比性。

GB/T 5454-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中国国家标准,通过氧指数测试评估材料的难燃程度,为玩偶绒毛的阻燃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国强制性标准,明确儿童玩具材料的易燃性限值,要求绒毛产品通过严格燃烧测试方可上市。

ISO 12952-1:2010《纺织品 床上用品燃烧性能 第1部分:一般测试方法》:虽针对床上用品,但可借鉴用于玩偶绒毛的燃烧风险评估,特别是烟雾和毒性指标。

EN 71-2:2020《玩具安全 第2部分:易燃性》:欧洲玩具安全标准,详细规定玩偶等玩具材料的燃烧测试要求,包括表面闪燃和余焰时间测定。

CPSC 16 CFR Part 1610《服装纺织品易燃性标准》: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法规,适用于玩偶服饰绒毛,强调防止快速燃烧引发的伤害。

ISO 3795:2018《道路车辆 内饰材料燃烧性能的测定》:虽为汽车标准,但其燃烧测试方法可适配玩偶绒毛,用于评估材料在类似环境下的防火性。

GB/T 14644-2014《纺织品 燃烧性能 45°定向燃烧速率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通过45度角燃烧测试测量绒毛的火焰蔓延速率,补充垂直和水平测试数据。

ASTM D6413-2015《纺织品垂直燃烧测试的标准方法》:专门针对垂直方向燃烧的测试标准,用于玩偶绒毛的严格防火验证,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检测仪器

垂直燃烧测试仪:专用于测定材料在垂直状态的燃烧性能,具备标准火源装置和时间记录功能,可模拟真实火情评估绒毛的余焰和炭化特性。

水平燃烧测试装置:由燃烧室、试样夹持器和计时器组成,用于测量绒毛在水平方向的火焰蔓延速度,确保测试条件符合标准要求。

氧指数测定仪:通过控制氮氧混合气体浓度,测量材料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该仪器能精确评估玩偶绒毛的阻燃等级和安全性。

量热仪:用于测试材料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通过传感器采集热量数据,帮助分析绒毛在火场中的能量贡献和火灾风险。

烟雾密度测试箱:密闭箱体配备光透射测量系统,可量化绒毛燃烧产生的烟雾浓度,评估其对能见度的影响,适用于安全标准验证。

毒性气体分析仪:集成气体采样和色谱检测功能,用于分析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确保玩偶绒毛不产生危害健康的气体。

热辐射测试设备:模拟热源辐射条件,测量绒毛的点燃时间和燃烧行为,适用于评估材料在外部热源下的反应特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