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菌种传代稳定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基因组DNA稳定性检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种在传代过程中基因组DNA序列的变异情况,检测点突变、插入或缺失事件,确保遗传物质的一致性,避免功能基因丢失或有害突变积累影响菌种性能。
质粒保持率检测: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分子标记方法评估菌种在无选择压力下质粒的保留能力,监测质粒丢失频率,确保重组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
生长特性稳定性检测:通过连续监测菌种在特定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评估代时、最大生物量等参数的变化,识别生长速率漂变,保障菌种在规模化培养中的一致性。
代谢产物谱一致性检测:采用色谱或质谱技术分析菌种传代后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和产量,检测产物谱偏移,确保目标代谢物(如抗生素、酶)的生产稳定性。
抗生素敏感性检测:通过药敏试验评估菌种对特定抗生素的抑制浓度变化,监测耐药性获得或丢失,防止抗性基因不稳定影响菌种在含抗生素环境中的应用。
形态学特征观察:利用显微技术检查菌落形态、细胞大小和结构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化,识别形态变异体,早期发现潜在遗传不稳定性迹象。
生化反应稳定性检测:通过标准生化试验(如糖发酵、酶活性测定)验证菌种代谢途径的稳定性,确保关键生化特性(如碳源利用)在多次传代后未发生改变。
毒力因子表达检测:针对病原菌或工程菌,采用免疫学或分子方法评估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监控毒力增强或减弱,保障生物安全性。
发酵效率评估:在可控发酵系统中测定菌种传代后的产物产量、底物转化率和能耗,识别性能衰减,优化工业发酵过程的稳定性。
污染物检测:通过无菌测试和分子鉴定方法筛查传代培养物中的外来微生物污染,确保菌种纯度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范围
工业发酵用菌种:应用于酒精、有机酸等大规模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株,需保持高产物产量和遗传稳定性,避免传代过程中性能退化导致生产损失。
疫苗生产用菌株: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或亚单位疫苗的细菌或病毒载体,要求严格传代稳定性以确保抗原一致性和疫苗接种安全性。
酶制剂生产菌种:工程化菌株用于生产工业酶(如淀粉酶、蛋白酶),传代稳定性影响酶活性和纯度,直接关系到下游应用效果。
益生菌制剂:用于食品或饲料添加剂的益生微生物,需在肠道环境中保持活性和功能稳定性,传代检测保障其益生功效的持久性。
环境修复微生物:应用于污染物降解的菌种,如石油降解菌,传代稳定性确保其在野外环境中持续发挥降解能力,避免功能失效。
农业用微生物肥料:固氮菌或促生菌等农业菌剂,要求在不同土壤条件下保持活性,传代检测防止菌种退化影响作物产量。
食品添加剂生产菌:如维生素、氨基酸生产菌,传代稳定性关乎添加剂纯度和安全性,需符合食品法规要求。
生物防治微生物:用于病虫害控制的拮抗菌或病毒,稳定性检测确保其田间应用效果,避免变异导致防治效率下降。
医学诊断用菌株:作为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菌,如药敏试验标准菌,传代稳定性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科研用标准菌株:实验室保藏的模式菌株,传代检测维护其遗传背景一致性,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基础材料。
检测标准
ISO 11133:2014《微生物学 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 培养基的制备、生产、储存和性能测试》:规定了微生物培养基在菌种传代稳定性检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培养基适用性测试,确保培养条件标准化。
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提供菌种传代过程中活菌计数方法的标准流程,用于评估菌种存活率和生长稳定性。
ISO 16140:2016《微生物学 方法验证 第1部分:词汇》:定义了菌种检测方法的验证原则,适用于传代稳定性检测程序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评估。
GB/T 38580-2020《微生物菌种稳定性评价技术规范》: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菌种传代稳定性的检测指标、周期和判定标准,适用于工业菌种质量控制。
ISO 11737-1:2018《灭菌医疗器械的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涉及菌种在医疗器械相关检测中的稳定性要求,确保测试菌株的可靠性。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包含微生物检测部分,对菌种传代稳定性在卫生用品评估中的应用提出基础要求。
ISO 21528-2:2017《微生物学 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 肠杆菌科检测和计数的水平方法》:提供特定菌群检测标准,可用于传代稳定性检测中的比较分析。
GB/T 18204.9-2000《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适用于环境菌种的稳定性检测,规范采样和培养条件。
ISO 4833-1:2013《微生物学 食品链微生物学 菌落计数技术 第1部分:30℃菌落计数技术》:标准化的菌落计数方法,用于传代稳定性检测中的生长评估。
GB 14922.2-2011《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涉及实验动物相关菌种的稳定性要求,确保菌种在生物实验中的一致性。
检测仪器
PCR仪:用于扩增特定DNA片段,在菌种传代稳定性检测中通过基因拷贝数分析评估遗传物质变化,支持突变检测和定量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具备荧光检测功能,可实时监测DNA扩增过程,精确量化目标基因表达水平,用于评估传代后基因稳定性。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温、湿度控制环境,用于菌种的连续传代培养,确保生长条件一致,是稳定性检测的基础设备。
生物反应器:模拟大规模发酵条件,用于监测菌种在传代过程中的生理参数(如pH、溶氧),评估发酵性能稳定性。
酶标仪:通过光度法检测酶活性或代谢产物,快速评估菌种生化特性在传代后的变化,提高检测效率。
显微镜:用于观察菌体形态和结构,识别传代引起的形态变异,辅助早期不稳定性诊断。
电泳仪:分离DNA或蛋白质样品,检测传代后分子量变化,用于质粒保持率或基因表达分析。
色谱仪:分析代谢产物组成,检测传代过程中产物谱偏移,确保代谢稳定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保水性寿命检测
下一篇:石笼网循环荷载耐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