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医用敷料吸水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吸水速率检测:测量敷料单位时间内吸收液体的速度,反映材料初始吸水性能,对于评估敷料在临床使用中的快速吸液能力至关重要,通常以毫升每分钟为单位记录数据。
吸水量检测:测定敷料在饱和状态下所能吸收的最大液体体积,评估材料的总吸收容量,该参数直接影响敷料的更换频率和患者舒适度,需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测试。
保水性检测:评估敷料吸收液体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分的能力,防止液体回渗,对于维持伤口湿润环境和避免皮肤浸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测试时长通常为数小时。
扩散面积检测:测量液体在敷料平面内的横向扩散范围,反映材料的液体分布均匀性,扩散面积过大或过小均可能影响敷料的实际使用效果,需使用标准化测量工具。
回渗性检测:检测敷料在受压条件下是否会发生液体回渗现象,模拟实际使用中患者体位变化或外部压力情况,回渗量过高可能导致伤口周围皮肤问题,测试需控制压力参数。
蒸发率检测:测定敷料表面液体的蒸发速度,评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水分保持能力,蒸发过快可能导致伤口干燥,过慢则可能引起浸渍,测试环境需恒温恒湿。
酸碱度影响检测:分析不同pH值液体对敷料吸水性能的影响,模拟伤口渗液的酸碱环境,评估材料在特定pH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液体范围通常覆盖生理pH值。
温度影响检测:研究温度变化对敷料吸水参数的作用,模拟不同使用环境,温度波动可能改变材料高分子结构,进而影响吸水速率和吸水量,测试需在可控温箱中进行。
重复吸水性能检测:评估敷料在多次吸液-干燥循环后的性能变化,检验材料的耐用性和长期稳定性,重复使用后吸水能力下降可能提示材料老化,循环次数需标准化。
长期稳定性检测:通过加速老化试验评估敷料在储存期间吸水性能的保持情况,预测产品保质期,测试条件包括高温高湿环境,性能变化需定期监测。
检测范围
纱布敷料:由棉或合成纤维编织而成的传统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液性,广泛用于浅表伤口覆盖,吸水检测需关注其纤维结构和层数对吸液量的影响。
非织造布敷料:通过化学或机械方法将纤维结合而成的材料,成本较低且吸液均匀,常用于一次性医用产品,检测重点包括纤维分布和液体扩散性能。
泡沫敷料:由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敷料,具有高吸液量和缓冲作用,适用于渗出液较多的伤口,检测需评估孔隙率和回弹性。
水胶体敷料:内含羧甲基纤维素等胶体成分,遇液后形成凝胶保持湿润环境,用于低至中度渗出伤口,检测关键点为凝胶形成速度和吸液均匀性。
藻酸盐敷料: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纤维材料,具有高吸液性和凝胶化特性,适用于填塞腔洞伤口,检测需注重纤维纯度和离子交换能力。
硅胶敷料:表面涂覆硅胶层的低粘性材料,减少更换时对皮肤的损伤,用于脆弱皮肤伤口,吸水检测需结合粘附性能测试。
薄膜敷料:透明聚氨酯薄膜制成的透气防水材料,用于浅表低渗出伤口,检测重点为水蒸气透过率与液体阻挡性能的平衡。
hydrocolloid敷料:由弹性聚合物和吸水性颗粒复合而成,具自粘性且能吸收少量渗液,检测需评估粘合剂与吸液成分的兼容性。
抗菌敷料:添加银离子或碘等抗菌剂的敷料,在吸液同时抑制微生物生长,检测需包括抗菌成分对吸水性能的影响评估。
复合敷料:结合多种材料层的多功能敷料,如泡沫与薄膜复合,检测需分层测试各组分吸液特性及整体协同效果。
检测标准
ASTM D1117-2017《非织造布吸水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规定了非织造布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液体吸收速率和容量的测定程序,适用于医用敷料的吸水性能评估,测试参数包括试样尺寸和液体类型。
ISO 9073-12:2002《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2部分:吸水性的测定》:国际标准中关于非织造布材料吸液性能的测试规范,明确试样制备、液体选择和结果计算方法,确保测试结果可比性。
GB/T 24218.6-2010《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6部分:吸液性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针对非织造布吸液性能的测试要求,包括吸液时间和吸液量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医用敷料质量监控。
ISO 11948-1:1996《尿失禁用品测试 第1部分:整体吸液性的测定》:虽然针对失禁用品,但部分测试原则可用于敷料吸液量评估,特别是饱和吸液能力的测定方法。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包含卫生用品吸水性能的通用要求,医用敷料需符合相关吸液指标,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ASTM E96/E96M-2016《材料水蒸气传输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涉及材料透湿性测试,可用于敷料蒸发率检测的辅助标准,评估敷料水分平衡能力。
ISO 22610:2006《医疗器械 敷料 阻水性测定》:国际标准中关于敷料液体阻挡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吸水检测互补,评估敷料整体液体管理性能。
GB/T 4744-2013《纺织品 抗渗水性测定 静水压试验》:中国国家标准虽主要针对抗渗水,但可用于敷料回渗性检测的参考方法,确保测试全面性。
EN 13726-1:2002《医用敷料测试方法 第1部分:吸液性》:欧洲标准专门针对医用敷料吸液性能的测试规范,包括吸液速率和容量的详细测定步骤。
ISO 10993-5:2009《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生物学安全标准,吸水检测中需考虑敷料浸提液对细胞的影响,确保吸水性能不引入生物风险。
检测仪器
吸水性能测试仪:专用设备用于测量敷料吸液速率和吸水量,通过精密泵控制液体添加,集成传感器记录数据,可模拟临床吸液过程,是核心检测工具。
电子天平:高精度称重仪器,测量敷料吸液前后质量变化,计算吸水量,分辨率需达到0.001克,确保数据准确性,测试中需防振动干扰。
恒温恒湿箱:提供稳定温湿度环境的设备,用于模拟不同储存和使用条件,测试敷料吸水性能受环境影响,温控范围通常为0-50摄氏度。
pH计:测量液体酸碱度的仪器,用于酸碱度影响检测,可调节测试液体pH值,评估敷料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吸水稳定性,精度需达0.01pH单位。
计时器:高精度时间记录装置,用于控制吸液时间和测试间隔,确保吸水速率检测的时序准确性,误差需小于0.1秒,避免人为操作偏差。
液体输送系统:由泵和管道组成的装置,精确控制测试液体的添加量和速度,用于吸水速率检测,流量可调范围需覆盖临床常见渗液速率。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传感器和软件的平台,实时记录吸水过程中的重量、时间等参数,生成曲线图表,便于分析性能趋势,支持多种输出格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药物洗脱支架释放曲线检测
下一篇:乙烯基硅油双键保留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