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紫外光穿透率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紫外光穿透率基准测量:通过分光光度计在标准紫外线波段(如280-400纳米)下测定样品的入射光与透射光通量比值,计算穿透百分比,评估材料基本紫外线阻挡性能,确保数据基准可靠性。
波长依赖性分析:扫描材料在不同紫外线波长(如UVA315-400nm、UVB280-315nm)下的穿透率变化,分析光谱响应特性,识别材料对特定波段的敏感度,为应用选择提供依据。
入射角影响测试:改变紫外线入射角度(如0°至60°),测量穿透率随角度变化的关系,评估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因光照方向变化导致的防护性能波动。
样品厚度校正检测:对不同厚度样品进行穿透率测量,应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厚度归一化处理,消除厚度差异对结果的影响,确保数据可比性。
温度稳定性评估:在可控温度环境(如-20°C至80°C)下测试材料紫外穿透率,分析温度变化对材料光学性质的影響,模拟极端使用条件。
湿度影响测定:调节环境湿度水平(如30%至90%RH),测量紫外穿透率变化,评估吸湿性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长期老化测试:对样品进行加速紫外线辐照老化(如1000小时),定期测量穿透率衰减,预测材料在户外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变化。
均匀性检测:扫描样品表面多个点位紫外穿透率,计算值域偏差,评估材料制备工艺的一致性,避免局部缺陷导致测试误差。
散射效应分析:使用积分球附件测量总透射光包括直透和散射部分,计算雾度值,评估材料内部散射对紫外穿透率的贡献。
偏振特性测试:引入偏振器改变入射紫外光偏振状态,测量穿透率差异,分析材料各向异性对紫外线传输的影响,适用于偏振敏感应用。
检测范围
建筑用平板玻璃:应用于窗户、幕墙等建筑外围护结构,需控制紫外线穿透以降低室内褪色和热负荷,检测确保其符合节能与安全标准。
汽车挡风玻璃与车窗:用于车辆驾驶室采光与防护,紫外穿透率影响乘员防晒安全及内饰老化速率,检测验证其紫外线阻挡效能。
防晒纺织品与服装:包括户外运动服、遮阳帽等,材料需具备特定UPF值以阻挡有害紫外线,检测评估其防护等级和耐久性。
塑料薄膜与板材:如农业大棚膜、包装膜,紫外穿透率调控影响作物生长或产品保鲜,检测优化材料光学性能。
涂料与涂层系统:应用于建筑、工业设备表面,紫外阻挡涂层可延缓基材老化,检测验证其耐候性与功能持久性。
眼科镜片与太阳镜:直接关系人眼健康,需精确控制UVA/UVB穿透率,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视觉安全与舒适性要求。
窗户贴膜与装饰膜:用于建筑或汽车玻璃改性,增强紫外线过滤功能,检测评估其附着力与光学稳定性。
防护服与劳保用品:如化工防护服,高紫外阻挡率是安全关键,检测验证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防护有效性。
包装材料:如食品、药品包装膜,控制紫外穿透可防止内容物光降解,检测保障产品储存期质量。
光学元件与滤光片:包括透镜、滤光镜等,需精确调控紫外光谱透过特性,检测满足成像或传感系统性能需求。
检测标准
ASTM G177-03(2020) 标准太阳能紫外光谱辐照度表:提供标准紫外光谱分布数据,用于校准检测设备与计算穿透率,确保测试条件与国际基准一致。
ISO 9050:2003 建筑玻璃-光透射率、太阳光直接透射率、紫外线透射率测定:规定玻璃类材料紫外穿透率测试方法,包括样品制备、测量程序及结果表示规范。
GB/T 2680-2021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遮阳系数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详细定义紫外穿透率测试仪器要求、环境条件及数据处理规则。
ISO 4892-2:2013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涉及材料紫外老化测试中穿透率变化监测,评估耐久性相关光学性能。
ASTM D1003-21 透明塑料雾度和透光率标准测试方法:包括紫外波段透光率测量,适用于塑料材料光学特性全面评估。
GB/T 18833-2012 道路交JianCe志反光膜:包含紫外耐受性测试要求,间接涉及穿透率控制以确保标志耐久性。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核心仪器具备紫外波段(190-400nm)光谱扫描功能,通过单色器分离特定波长,测量样品透射光强,直接计算紫外穿透率值。
积分球附件系统:球形涂层设备连接分光光度计,收集总透射光包括直射与散射部分,用于材料雾度校正和真实穿透率测定。
标准紫外光源:提供稳定、均匀的紫外线辐射源(如氘灯、汞灯),模拟自然阳光紫外组分,确保检测条件可重复与可比性。
温湿度控制舱:环境模拟装置调节样品周边温湿度,同步进行紫外穿透率测量,分析环境因素对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校准用标准滤光片:已知紫外穿透率的参考样品(如中性密度滤光片),用于仪器日常校准验证,保证测量系统精度与溯源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建筑涂料VOC含量检测
下一篇:病毒灭活电子顺磁共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