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锂电池电解液组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分含量检测:通过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电解液中水分浓度,水分过高会引发副反应导致电池性能衰减,该检测要求精度高以避免误差影响电池安全性。
酸度检测:采用电位滴定法分析电解液中游离酸含量,酸度过高可能腐蚀电池部件,检测需控制滴定终点确保结果准确性。
电导率检测:使用电导率仪测量电解液离子传导能力,电导率直接影响电池倍率性能,检测需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以减少温度波动干扰。
粘度检测:通过旋转粘度计评估电解液流动特性,粘度过高会阻碍离子迁移,检测需校准剪切速率以模拟实际电池工作状态。
密度检测:采用密度计测定电解液质量与体积比值,密度变化反映组分均匀性,检测需控制温度稳定性以保证数据可比性。
闪点检测:使用闭口杯闪点仪确定电解液可燃性,闪点低则安全风险高,检测需严格遵循加热程序避免误判。
杂质含量检测:通过光谱法分析金属离子等杂质浓度,杂质会催化分解反应,检测需高灵敏度仪器以识别微量污染物。
溶剂组成检测: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定量碳酸酯类溶剂比例,溶剂比例影响电解液稳定性,检测需优化色谱条件确保分离效率。
锂盐浓度检测: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LiPF6等锂盐含量,浓度偏差导致电池容量变化,检测需标准曲线校准以提升精度。
添加剂含量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成膜添加剂比例,添加剂优化电池界面性能,检测需控制流动相组成避免峰重叠。
检测范围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应用于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的动力源,需检测组分以确保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避免漏液或热失控风险。
锂聚合物电池电解液:用于柔性设备中的凝胶态电解液,检测重点包括粘弹性和溶剂保持能力,以维持电池结构稳定性。
动力电池电解液:电动汽车用高电压电解液,检测需关注高温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满足高功率输出需求。
储能电池电解液:电网储能系统用长效电解液,检测项目侧重循环耐久性和自放电控制,保障长期运行可靠性。
电解液添加剂:如VC或FEC等成膜剂,检测其含量和纯度以优化电池界面化学,提升首效和低温性能。
有机溶剂:包括EC、DEC等碳酸酯类,检测溶剂比例和水分杂质,确保电解液基础性能一致。
锂盐材料:如LiPF6或LiTFSI,检测其浓度和热稳定性,防止分解产气影响电池安全。
高电压电解液:用于5V级电池体系,检测抗氧化能力和组分降解,以适应高压正极材料要求。
低温电解液:极端环境用电解液,检测低温柔性和电导率衰减,保证电池在零下条件正常工作。
固态电解质前驱体:半固态或全固态电池用预聚物,检测离子迁移数和界面兼容性,推动下一代电池发展。
检测标准
ASTM D1125-2014《水的电导率测定方法》:规范了电解液电导率测试的电极系统和温度控制条件,适用于锂电池电解液离子传导能力评估。
ISO 15512-2019《塑料 水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卡尔费休法测定有机液体中水分的通用流程,适用于电解液水分检测以确保纯度。
GB/T 31485-2015《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规定了电解液的外观、密度、电导率等项目要求,作为中国国家电池电解液质量控制的基准。
ASTM E203-2016《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含量》:详细定义了滴定终点判断和试剂校准方法,用于电解液微量水分精确测量。
ISO 18213-2016《核级材料 杂质分析》:虽为核领域标准,但杂质检测原则可借鉴于电解液金属离子分析,确保组分纯净度。
GB/T 2423-2016《环境试验方法》:包含电解液高温存储和循环测试条件,评估其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
ASTM D445-2021《透明液体运动粘度测定》:明确了粘度计使用和温度修正方法,适用于电解液流动特性标准化检测。
ISO 3679-2015《闪点测定 快速平衡法》:规定了闪点测试的仪器要求和安全措施,用于电解液可燃性风险评估。
检测仪器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基于库仑法或容积法原理,精度可达0.001%,用于电解液微量水分检测,通过滴定反应定量水分以避免电池副反应。
气相色谱仪:配备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分离效率高,用于电解液溶剂组成分析,通过保留时间定性定量各溶剂比例。
离子色谱仪:采用电导检测器和抑制系统,灵敏度高,用于锂盐和阴离子杂质检测,通过离子交换柱分离组分以评估纯度。
旋转粘度计:具有可调剪切速率和温控单元,测量范围宽,用于电解液粘度检测,模拟剪切条件以反映实际流动行为。
电导率仪:集成温度补偿和电极校准功能,精度±0.1%,用于电解液电导率检测,通过双电极系统测量离子迁移能力。
密度计:基于振荡U型管原理,自动温度补偿,用于电解液密度检测,通过频率变化计算密度值以监控组分均匀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UV检测器和C18色谱柱,分离复杂混合物,用于添加剂含量检测,通过梯度洗脱优化分析效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功能基因PCR检测
下一篇:油墨成分微生物降解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