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轮子偏摆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径向跳动检测:通过测量轮子旋转时径向方向的最大偏差值,评估轮子圆度误差,确保轮子在高速运转中不会产生振动,影响设备稳定性与寿命。
轴向跳动检测:检测轮子端面在轴向方向的偏移量,用于评估轮子安装平行度,防止因轴向偏差导致摩擦增大或运行不平稳。
同心度检测:测量轮子内孔与旋转轴线的同轴度偏差,确保轮子与轴装配后转动中心一致,避免偏心引起的磨损或噪声。
端面跳动检测:评估轮子端面在旋转过程中的平面度变化,用于识别端面不平整导致的密封失效或接触不良问题。
圆度检测:通过多点测量轮子外轮廓的圆度误差,判断轮子几何形状是否接近理想圆形,防止因圆度不足影响运行精度。
平行度检测:检测轮子两侧端面的平行偏差,确保轮子在安装后与相邻部件保持平行,减少运行阻力与能量损失。
垂直度检测:测量轮子端面与轴线的垂直角度偏差,用于评估轮子安装后的正交性,防止倾斜导致的偏磨或故障。
动态平衡检测:在旋转状态下检测轮子质量分布不均引起的振动,通过配重调整实现平衡,确保高速运转时的稳定性。
静态平衡检测:在静止状态下评估轮子重心偏移量,用于初步判断质量分布,为动态平衡检测提供基础数据。
表面粗糙度检测:测量轮子接触表面的微观不平度,评估摩擦系数与磨损性能,确保轮子与配合件接触良好。
检测范围
汽车车轮: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高速旋转部件,需检测偏摆量以保证行驶平稳性,减少轮胎磨损与振动噪声。
飞机起落架轮:航空器关键部件,要求高精度偏摆检测以确保着陆安全,防止因跳动过量导致结构疲劳。
火车车轮:铁路运输中的大型旋转件,检测偏摆量可预防脱轨风险,延长轨道与车轮使用寿命。
工业脚轮:应用于仓储设备与移动平台,需进行偏摆检测以保证移动顺畅,避免卡滞或方向失控。
自行车轮:轻量化旋转部件,偏摆量检测有助于提升骑行效率,减少阻力与颠簸感。
摩托车轮:高速摩托车的关键组件,检测跳动量可增强操控稳定性,防止高速行驶中的振动隐患。
农业机械轮:拖拉机等农用设备的大型车轮,偏摆检测确保田间作业平稳,降低机械故障率。
工程车辆轮:挖掘机与起重机等重型设备车轮,需严格检测偏摆量以保障重载下的运行安全。
滑板车轮:小型运动器材部件,偏摆量检测提高滑行平滑度,避免因跳动影响操控性能。
轮椅轮:医疗辅助设备的关键部分,检测偏摆量确保移动舒适性与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检测标准
ASTM E1011-2015《轮子径向跳动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了轮子径向跳动的测量程序与公差要求,适用于各类旋转部件的几何精度评估。
ISO 1101:2017《几何产品规范 轮子跳动公差》: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明确了轮子轴向与径向跳动的检测方法与极限值,确保全球一致性。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轮子跳动》: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轮子跳动的检测条件与评定规则,用于国内产品质量控制。
ISO 2768-1:1989《一般公差 轮子几何精度》:提供轮子制造中的一般跳动公差指南,适用于批量生产中的快速检测与验收。
ASTM F1976-2013《轮子动态平衡测试标准》:针对轮子动态平衡的测试方法,包括仪器要求与数据记录规范,用于高速应用场景。
GB/T 1800-2009《极限与配合 轮子跳动检测》:中国标准中关于轮子配合跳动的规定,确保装配后的运行精度与互换性。
ISO 1302: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 轮子表面跳动》:国际标准涵盖轮子表面跳动的测量技术,适用于高精度工业部件。
检测仪器
跳动检测仪: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测量轮子旋转时的径向与轴向偏差,功能包括自动数据采集与跳动量计算,用于快速评估轮子几何误差。
激光测距仪:利用激光束非接触式测量轮子表面距离变化,功能为实时监测跳动量,适用于高温或易损轮子的检测。
三坐标测量机:通过探针扫描轮子三维轮廓,功能包括跳动量、圆度等多参数分析,用于实验室高精度检测。
圆度仪:专用于测量轮子外圆轮廓的仪器,功能为评估圆度与跳动偏差,确保轮子形状符合标准要求。
平衡机:检测轮子静态与动态不平衡量,功能包括自动配重建议与振动分析,用于消除质量分布不均引起的跳动。
光学投影仪:通过放大轮子影像进行跳动量比较测量,功能为视觉化评估几何偏差,适用于小型轮子的快速检测。
数字千分表:接触式测量仪器,功能为精确读取轮子表面跳动位移,常用于现场检测与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材料老化后阻燃检测
下一篇:表面润湿张力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