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排气挥发物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4  

注塑模具排气挥发物检测是注塑工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重点分析模具排气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醛酮类等有害物质。检测要点包括标准采样方法、精确分析技术和限值符合性判定,确保产品无缺陷且符合环保安全要求。专业检测需遵循国际和国家标准,涵盖挥发物成分鉴定与浓度测量。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总量检测:通过吸附管采样结合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排气中总VOC浓度,评估模具排气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确保符合环保标准限值要求。

苯系物含量检测:针对苯、甲苯、乙苯等特定芳香烃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使用气相色谱仪分离检测,预防高毒性物质导致的健康风险。

甲醛释放量检测: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醛浓度,监控注塑过程中材料分解产生的甲醛污染。

总醛酮类化合物检测:通过衍生化处理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醛酮类物质总量,评估材料氧化稳定性和挥发物组成。

氨气浓度测定: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或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量氨气含量,检查模具排气中碱性气体排放情况。

硫化氢含量检测:通过醋酸铅试纸法或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检测硫化氢,识别含硫材料热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

颗粒物质量浓度测试:采用滤膜称重法测定排气中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评估模具磨损和材料降解程度。

排气流量监测:使用转子流量计或电子流量计实时测量排气气体流速,结合浓度数据计算污染物排放速率。

温度湿度对挥发物影响分析:控制环境温湿度条件研究其对挥发物释放特性的影响,为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残留溶剂分析: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注塑材料中未挥发的溶剂残留,预防产品污染和性能下降。

检测范围

汽车内饰塑料件:应用于仪表盘、门板等汽车内部组件,需严格控制挥发物以防止车内空气污染,保障驾乘人员健康。

电子设备外壳:如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外壳,挥发物可能影响设备性能和用户安全,需符合相关标准。

医疗器械组件: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用品塑料部件,必须低挥发物以确保生物相容性和使用安全性。

食品包装容器: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挥发物迁移可能污染食品,需满足食品安全法规要求。

儿童玩具制品:玩具中的塑料部件,挥发物含量需严格限制,防止对儿童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建筑用塑料建材:如塑料管道、门窗框架等建筑材料,长期使用中挥发物释放影响室内环境质量。

家用电器部件:洗衣机、冰箱等家电的塑料组件,挥发物控制可避免异味和材料老化问题。

工业机械零件:机械设备中的塑料零部件,高温环境下挥发物释放需监测以确保操作安全。

运动器材塑料部分:如头盔、球类等运动用品塑料件,挥发物检测保障使用者健康和安全。

日用塑料制品:水桶、盆等日常塑料用品,挥发物含量影响产品耐久性和用户体验。

检测标准

ASTM D5116-2010:小型环境舱测定室内材料/产品有机排放的标准指南,适用于注塑材料挥发物释放测试。

ISO 16000-6:2011:室内空气第6部分通过Tenax TA吸附剂主动采样、热脱附和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甲醛、苯等污染物限值,相关于注塑制品挥发物检测。

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标准,可参考用于塑料材料检测。

ISO 12219-1:2012:道路车辆内空气第1部分整车测试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方法。

ASTM D6196-2010:室内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测定的标准实践。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具备高分辨率分离和精确质量分析功能,用于复杂挥发物混合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在本检测中识别特定VOC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适用于高沸点或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离检测,在本检测中用于醛酮类等极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热脱附仪:实现吸附管采样后挥发物的热脱附处理,提高分析灵敏度,在本检测中用于样品前处理。

气体采样泵:控制恒定流量采集气体样品,确保采样代表性,在本检测中用于现场排气样品收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于吸光度原理测量化合物浓度,在本检测中用于甲醛等特定物质的快速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