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热释放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5  

紫外热释放检测是一种专业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的热释放特性。该检测重点关注材料的防火性能、热稳定性及老化行为,通过精确控制紫外辐照参数和测量热释放速率,确保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检测要点包括紫外源的选择、热释放量的量化、测试环境的标准化以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紫外辐照度控制精度检测:通过标准辐射计校准紫外光源的输出强度,确保辐照度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偏差控制在±5%以内,以保证测试条件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热释放速率测量精度检测:使用氧消耗原理计算材料在紫外照射下的热释放率,要求测量误差小于±3%,以准确评估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质量损失率测定:在紫外热释放测试前后称量试样质量,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损失,用于分析材料的热分解行为和挥发性产物释放。

点燃时间测试:记录材料在紫外辐照下从开始暴露到出现持续火焰的时间,评估材料的抗点燃性能,时间测量精度需达到0.1秒。

峰值热释放率检测:监测材料在测试过程中热释放率的最高值,该参数直接反映材料在火灾中的最大热输出,影响安全设计。

总热释放量计算:积分热释放速率曲线得到总热量,用于评估材料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的能量释放总量,数据需经过温度补偿。

密度测量:通过光透射法测定材料在紫外热释放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浓度,烟雾密度影响能见度和逃生安全。

气体释放分析:采集释放气体并使用色谱仪分析有害成分如CO、CO2浓度,评估材料的热分解产物毒性。

表面温度监测:使用红外测温仪或热电偶实时监测材料表面温度变化,温度数据用于关联热释放行为。

材料变形观察:记录材料在测试过程中的形变、收缩或熔融现象,结合热释放数据评估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检测范围

建筑材料:包括墙体保温板、屋顶防水卷材等,需评估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的热释放性能以防止火灾蔓延。

汽车内饰材料:如座椅面料、仪表板塑料,长时间暴露于车载环境紫外线,热释放检测确保车内防火安全。

电子设备外壳:手机、电脑等塑料外壳在紫外线老化后可能释放热量,检测可预防过热风险。

纺织品:窗帘、服装等织物经过紫外处理,热释放测试评估其阻燃性和耐久性。

塑料制品:包装材料、日用品塑料在紫外照射下易分解,检测热释放率以控制产品质量。

涂料和涂层:建筑外墙涂料、工业防护涂层需测试紫外老化后的热释放特性,确保长期稳定性。

橡胶制品:轮胎、密封件等橡胶材料在户外紫外线环境中,热释放检测评估其抗老化能力。

航空航天材料:飞机内饰和外壳材料在高空紫外线辐射下,热释放性能关乎飞行安全。

家具材料:沙发泡沫、木质家具表面处理层,检测紫外热释放以防止室内火灾。

电线电缆绝缘层:塑料绝缘材料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能软化释放热量,检测确保电气安全。

检测标准

ASTM E1354-22《用耗氧量热法测定材料和产品热释放率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锥形量热仪测量材料在受控辐照下的热释放率,适用于紫外热释放检测的基准方法。

ISO 5660-1:2023《火灾试验 反应性能 第1部分:热释放率的测定(锥形量热仪法)》:国际标准提供材料在辐射热源下的热释放测试程序,包括紫外条件模拟。

GB/T 16172-2021《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采用锥形量热仪原理,规范建筑材料在热辐射下的热释放测量。

ASTM G154-23《非金属材料荧光紫外灯暴露试验的标准实践》:描述使用紫外灯模拟环境老化,结合热释放测试评估材料性能。

ISO 4892-3:2023《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国际标准规定紫外老化测试条件,可用于热释放检测的前处理。

GB/T 16422.3-2022《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中国标准等效国际方法,指导塑料材料紫外老化及热释放评估。

检测仪器

紫外老化试验箱:模拟太阳紫外线辐射环境,通过荧光紫外灯控制辐照度和温度,用于材料预处理以评估热释放行为。

锥形量热仪:基于氧消耗原理测量材料的热释放率,配备辐射加热器和气体分析系统,可集成紫外光源进行综合测试。

热释放率测试系统:集成热流计、气体采样器和数据采集模块,实时监测紫外照射下材料的热释放动态。

辐射计:校准紫外光源的辐照度输出,确保测试过程中光强稳定,精度达到±2%以内。

气体分析仪:检测热释放过程中产生的CO、CO2等气体浓度,结合紫外条件分析材料分解产物。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