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渍牢度多纤布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0  

汗渍牢度多纤布检测是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重要项目,用于评估织物在汗液作用下的颜色稳定性。检测过程包括试样制备、人工汗液模拟、测试条件控制及色差评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规范。该方法采用多纤贴衬布进行对比测试,模拟实际穿着环境,结果通过标准灰度卡或仪器评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试样裁剪与准备:按照标准尺寸精确裁剪纺织品试样,确保边缘平整无瑕疵,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因试样不规则导致汗液分布不均,影响色牢度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多纤布选择与处理:选用标准多纤贴衬布,包含不同纤维类型,如棉、羊毛、尼龙等,需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确保其在测试中与试样充分接触,模拟真实汗液转移效果。

人工汗液配制:根据标准配方制备酸性或碱性人工汗液,精确控制组份浓度如氯化钠、乳酸等,以模拟人体汗液化学环境,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pH值校准与控制:使用精密仪器检测人工汗液的pH值,确保其维持在标准范围内(如酸性汗液pH 5.5),pH偏差可能导致色牢度测试结果失真,影响评级准确性。

试样与多纤布组合:将试样与多纤布按标准方式叠合,并置于测试装置中,确保接触面均匀受压,以模拟汗液在织物间的转移过程,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测试误差。

测试环境温湿度控制:在恒温恒湿箱中进行测试,严格控制温度(如37±2°C)和相对湿度(如65±5%),以模拟人体出汗环境,确保汗渍牢度测试的条件标准化。

加压装置设置与操作:配置标准加压装置,对试样施加特定压力(如12.5kPa),以促进汗液渗透,压力不均衡可能影响汗液分布,导致色牢度评级偏差。

测试时间控制:精确设定测试持续时间(如4小时或更长),并使用计时器监控,时间不足或超时可能无法真实反映织物耐汗性能,影响测试有效性。

干燥处理与条件:测试后对试样进行标准干燥处理,如在室温下自然晾干或使用烘箱,干燥方式不当可能引起颜色变化,干扰色差评级结果。

色差评级方法:采用灰度卡或光谱仪对试样与多纤布进行色差比较,评级依据标准等级(如1-5级),确保结果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误差影响检测结论。

检测范围

棉织物:天然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和家居纺织品,汗渍牢度检测评估其在高湿度汗液环境下的颜色稳定性,确保日常使用中不易褪色。

涤纶织物:合成纤维制品,常用于运动服饰和户外用品,检测其耐汗液性能,以验证在剧烈活动出汗情况下的色牢度耐久性。

混纺织物:由多种纤维混合制成,如棉涤混纺,汗渍牢度测试评估不同纤维组合在汗液作用下的相互作用,防止颜色迁移或失真。

丝绸材料:高档天然蛋白纤维,用于奢侈服装,检测重点在于汗液pH值对其细腻结构的潜在影响,确保颜色保持鲜艳。

羊毛织物:动物纤维产品,常用于冬季服装,汗渍测试验证其在碱性汗液环境中的色牢度,避免因汗液导致纤维损伤或褪色。

尼龙织物:高强度合成纤维,应用于内衣和泳装,检测其耐汗液性能,以确保在频繁洗涤和出汗条件下颜色不发生变化。

腈纶材料:仿羊毛合成纤维,用于毛衣和毯子,汗渍牢度评估模拟长期使用中汗液对颜色的影响,提高产品耐用性。

针织织物:弹性较好的纺织品,用于T恤和内衣,检测汗液在多孔结构中的渗透情况,评估色牢度均匀性。

机织物:传统纺织结构,如平纹或斜纹布,汗渍测试关注汗液在经纬线间的分布,确保整体颜色一致性。

非织造布:用于医疗和卫生用品,汗渍牢度检测验证其在接触汗液时的颜色稳定性,满足特殊应用需求。

检测标准

ISO 105-E04: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04部分:耐汗渍色牢度:国际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包括试样准备、汗液配制、测试条件及评级程序,确保全球检测结果可比性。

GB/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中国国家标准基于ISO标准制定,详细说明了酸性碱性汗液测试流程,适用于各类纺织材料,保障产品质量控制。

AATCC 15-2018《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标准,提供汗渍测试的具体参数和评级体系,广泛用于北美市场产品认证。

JIS L 0848:2004《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了汗渍测试的试样处理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亚洲地区纺织品检测需求。

BS EN ISO 105-E04:2013:欧洲标准等同采用ISO标准,确保欧盟范围内汗渍牢度检测的一致性,支持产品合规性评估。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国强制性标准,将汗渍色牢度作为安全指标之一,要求婴幼儿和直接接触皮肤产品达到特定等级。

ASTM D3991-201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提供测试设备和程序指南,用于工业级纺织品性能验证。

AS 2001.4.15-2015《纺织品试验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澳大利亚标准,基于国际方法本地化,适用于大洋洲市场产品检测。

CAN/CGSB-4.2 No.15-2013《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加拿大标准,规定测试细节和验收准则,支持北美贸易要求。

DIN EN ISO 105-E04:2013:德国标准化学会采纳的欧洲标准,确保汗渍测试在德语区的高精度执行。

检测仪器

汗渍牢度测试仪:专用设备用于模拟汗液环境,具备加压和温控功能,可精确控制测试条件,如压力施加和汗液渗透,确保汗渍牢度检测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恒温恒湿箱:提供稳定温湿度环境的装置,能在测试期间维持设定参数(如温度37°C,湿度65%),模拟人体出汗状态,避免环境波动影响汗渍色牢度结果。

pH计:电子仪器用于测量人工汗液的酸碱度,精度可达±0.01pH,确保汗液pH值符合标准要求,防止因pH偏差导致测试无效或评级错误。

评级灯箱:标准光源设备提供均匀照明,用于视觉比较试样色差,配备D65或类似光源,消除外部光干扰,提高汗渍牢度评级的一致性和客观性。

光谱光度计:高精度仪器测量颜色变化,通过光谱分析计算色差值,替代主观评级,提供数字化结果,增强汗渍检测的数据可靠性和效率。

电子天平:精密称重设备,用于配制人工汗液时准确称量化学试剂,确保组份浓度精确,避免因配比错误影响汗渍测试的化学环境。

干燥箱:可控温度装置用于测试后试样干燥,能设定特定温度和时间,防止过热导致颜色变化,保证汗渍牢度评级的样本状态一致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