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花茶儿茶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儿茶素总量测定:通过光谱或色谱方法定量分析花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总含量,评估其整体抗氧化活性与品质等级,确保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表儿茶素含量检测:针对花茶中特定儿茶素异构体进行分离与定量,识别表儿茶素在总儿茶素中的占比,为功能性成分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儿茶素异构体分离分析:利用色谱技术分离花茶中不同儿茶素异构体,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确定各组分含量及分布特征。
水分含量检测:测定花茶样品中水分百分比,避免水分干扰儿茶素检测结果,确保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重金属残留检测:分析花茶中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估产品安全性,防止重金属超标影响儿茶素检测的可靠性。
农药残留检测:检测花茶中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农药残留量,确保样品无污染,保证儿茶素分析过程不受外来物质干扰。
微生物限度检测:评估花茶中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水平,防止微生物代谢物影响儿茶素检测的准确性与样品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测定:通过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花茶儿茶素的抗氧化能力,关联儿茶素含量与生物活性,为品质分级提供依据。
色泽稳定性检测:监测花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色泽变化,分析儿茶素氧化导致的色差,间接反映成分稳定性。
香气成分分析:检测花茶中挥发性成分与儿茶素的关联性,评估加工工艺对儿茶素保存率的影响,确保检测全面性。
检测范围
茉莉花茶:以茉莉花窨制的花茶产品,儿茶素检测需关注窨制工艺对成分的影响,确保含量符合食用安全标准。
玫瑰花茶:由玫瑰花干燥制成的花茶,检测重点为儿茶素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抗氧化性能评估。
菊花茶:菊花类花茶制品,需测定儿茶素含量以验证其清热功效成分,并检测可能的农残污染。
金银花茶:金银花为基础的花茶,儿茶素检测涉及成分定量与重金属残留分析,保障药用价值可靠性。
桂花茶:桂花干燥产品,检测儿茶素时需考虑香气成分干扰,确保色谱分离效果准确。
花草茶混合产品:多种花茶混合制品,儿茶素检测需区分各成分贡献,评估混合均匀性与标准符合性。
即饮花茶饮料:液态花茶产品,检测儿茶素含量变化与防腐剂影响,确保货架期稳定性。
花茶提取物:浓缩花茶精华,儿茶素检测重点为提取效率与纯度分析,用于功能性产品开发。
功能性花茶制品:添加其他成分的花茶,检测儿茶素时需排除添加剂干扰,验证核心成分有效性。
有机花茶产品:通过有机认证的花茶,儿茶素检测需结合有机标准,确保无化学污染且成分天然。
检测标准
ISO 14502-1:2005《茶叶、茶制品和茶基饮料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规定儿茶素检测的液相色谱方法,适用于花茶样品前处理、分离条件和计算结果规范。
GB/T 8313-2018《茶叶中儿茶素类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儿茶素,明确花茶取样、提取和定量步骤。
AOAC 999.10《茶中儿茶素测定方法》:国际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标准,提供花茶儿茶素检测的验证程序与精度要求。
GB 5009.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儿茶素的测定》: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涵盖花茶儿茶素检测的样品处理与仪器参数设置。
ISO 10727:2002《茶和速溶茶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适用于花茶及衍生品,规定检测限值与重复性条件。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备高压泵和色谱柱分离功能,用于花茶儿茶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实现高分辨率分离与精确检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光谱吸收原理测定儿茶素含量,操作简便,适用于花茶样品的快速筛查与批量检测。
质谱仪:联用色谱技术进行儿茶素结构鉴定,提供高灵敏度检测,用于花茶中微量成分的定性与确认。
气相色谱仪:分析花茶中挥发性成分与儿茶素关联物,配备检测器实现高温分离,适用于复杂样品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花茶中重金属残留,防止污染干扰儿茶素检测,确保结果准确性与安全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纯淀粉塑料降解性检测
下一篇:奶泡稳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