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性氧指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1  

热固性氧指数检测是评估材料阻燃性能的关键测试方法,通过测定材料在氧气-氮气混合气体中维持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检测过程需严格控制气体流量、环境温度、试样尺寸和点燃条件,确保数据准确可靠,适用于热固性塑料、复合材料等产品的防火安全评价。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氧指数测定:通过调节氧气与氮气的混合比例,观察材料试样在标准条件下的燃烧状态,确定维持火焰传播所需的最小氧浓度值。该参数直接反映材料的易燃性,测试需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以避免气流干扰。

燃烧时间测定:记录材料从点燃到火焰熄灭的总持续时间,评估材料在特定氧浓度下的持续燃烧能力。燃烧时间过长表明材料阻燃性较差,需结合氧指数综合判断安全等级。

燃烧速率测定:测量单位时间内材料火焰前沿的传播距离,量化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蔓延速度。高速燃烧速率提示火灾风险较高,适用于动态火势评估。

密度测定:分析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浓度,使用光透射法测量烟雾对光线的衰减程度。高烟密度可能影响人员疏散,是安全评价的重要补充指标。

热释放率测定:通过量热计监测材料燃烧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反映火势增长潜力。高热释放率材料需加强防火设计,以降低火灾危害。

质量损失率测定:称量材料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单位时间的质量减少比例。质量损失率关联材料的热分解特性,辅助分析燃烧机理。

火焰传播指数测定:评估火焰沿材料表面扩展的趋势,通过标准火源点燃后观察传播距离。该指数用于预测实际火灾中火势的扩散范围。

余焰时间测定:记录移开火源后材料表面明火持续的时间,衡量材料的自熄性能。短余焰时间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自熄特性。

余辉时间测定:测量火焰熄灭后材料灼热燃烧的持续时间,反映阴燃倾向。长余辉时间可能引发复燃,需在检测中严格控制。

临界热通量测定:确定材料在外部热辐射下被点燃所需的最小热流量,评估材料对点火源的敏感度。低临界热通量值提示材料易被引燃。

检测范围

热固性塑料模压制品:包括电器外壳、连接器等注塑成型部件,需通过氧指数检测确保在短路或过热时不易燃烧,满足电子产品的安全标准。

环氧树脂封装材料:用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绝缘保护层,高氧指数值可防止元器件过热引发的火灾,保障设备长期稳定性。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部件的轻质结构材料,检测其阻燃性以防止高空环境中的火焰扩散,提升飞行安全性。

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常见于建筑板材和管道系统,氧指数检测评估其在高热环境下的抗火性能,避免建筑火灾蔓延。

硅橡胶绝缘制品:如电缆接头和密封圈,需测定氧指数以确保在电气故障时不自燃,维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聚氨酯硬质泡沫:用于建筑保温层和冷藏设备,检测阻燃性防止保温材料成为火源,符合建筑防火规范要求。

三聚氰胺甲醛制品:包括餐具和装饰板材,氧指数测试验证其遇明火时的自熄能力,保障日常使用安全。

丁基橡胶密封材料:应用于汽车门窗和容器密封,高氧指数值可防止高温环境下密封件燃烧,提升密封耐久性。

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用于柔性电路板和高温胶带,检测其在高热条件下的阻燃等级,确保电子设备在极端环境中的稳定性。

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结构材料用于军工领域,氧指数检测评估其抗火性能,满足特殊环境的防火需求。

检测标准

ASTM D2863-2019《测量塑料燃烧氧指数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塑料材料在垂直位置下测定维持燃烧所需最低氧浓度的测试程序,包括试样尺寸、气体流量控制和点燃方式等关键参数。

ISO 4589-2:2017《塑料 氧指数燃烧行为的测定 第2部分:室温试验》:国际标准方法,适用于塑料和橡胶在23℃环境下的氧指数测试,明确燃烧判定准则和结果表述要求。

GB/T 2406-2021《塑料 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中国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SO 4589,详细规范试样的制备、测试装置和数据处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ISO 4589-3:2017《塑料 氧指数燃烧行为的测定 第3部分:高温试验:扩展标准,用于评估材料在升高温度下的氧指数,模拟实际高温应用场景的燃烧特性。

GB/T 5454-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针对纺织材料的氧指数测试标准,规定试样的取向和点燃条件,适用于织物阻燃性评价。

ASTM D2863-2019a《标准试验方法用于测量维持塑料燃烧的最小氧浓度》:更新版本细化气体混合精度要求,增强测试重复性,适用于质量控制和研究开发。

ISO 4589-1:2017《塑料 氧指数燃烧行为的测定 第1部分:导则》:提供氧指数测试的基本原则和应用范围,帮助用户正确选择试验条件。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国建筑防火标准,引用氧指数作为分级指标之一,规定材料需达到特定氧指数值才能获相应防火等级

IEC 60695-11-10:2013《着火危险试验 第11-10部分:试验火焰 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电工产品安全标准,虽非直接氧指数测试,但关联材料阻燃性评估,补充氧指数数据。

JianCe 94-2020《设备和电器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试验》:美国安全标准,氧指数常作为辅助测试,验证材料在特定火源下的阻燃性能。

检测仪器

氧指数测定仪:集成混合气体供应系统、燃烧筒和点火装置,可精确控制氧气浓度从0%到100%,用于直接测量材料维持燃烧的最小氧浓度,是氧指数检测的核心设备。

气体混合装置: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调节氧气和氮气的比例,确保混合气体浓度稳定在设定值,避免浓度波动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

环境试验箱:提供恒温恒湿环境,消除外部温湿度变化对燃烧过程的干扰,保证氧指数测试在不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数字计时器:高精度计时设备,用于记录燃烧时间和余焰持续时间,分辨率达0.1秒,确保时间测量符合标准要求。

试样夹持装置:专用夹具固定试样在垂直或水平位置,避免测试过程中试样移位或变形,保证燃烧路径一致性和结果可靠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