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保存期限稳定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加速老化测试:模拟产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长期储存效应,通过设定特定温湿度条件(如40°C/75%RH)加速材料降解过程,评估产品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趋势,为预测实际保存期限提供数据支持。
微生物限度检测:测定产品中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总数及特定致病菌存在情况,采用平板计数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确保微生物指标在储存期内不超标,防止产品腐败或健康风险。
理化指标稳定性监测:跟踪产品关键参数如pH值、粘度、密度等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通过定期采样分析,判断产品是否发生分解、氧化等不良反应,维持性能一致性。
感官评价稳定性检测:由 trained 人员对产品的颜色、气味、口感等感官属性进行系统评估,记录储存前后差异,确保产品外观与使用体验不发生不可接受的变化。
包装完整性验证:检查产品包装材料在储存条件下的密封性、阻隔性能及机械强度,防止氧气、水分侵入导致产品变质,模拟运输与堆压场景测试耐久性。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使用色谱或光谱技术定量分析产品中活性成分的残留量,监测其随时间的降解速率,确认成分稳定性是否符合标签声称的保质期要求。
降解产物分析:识别并量化产品在老化过程中产生的分解物或杂质,评估其安全性及对主体质量的影响,为配方优化提供依据。
颜色稳定性评估:通过色差计或视觉比对法测量产品颜色变化(如ΔE值),分析光照、温度等因素导致的褪色或变色程度,保证外观品质持久性。
气味变化检测:利用嗅觉或电子鼻设备监测产品气味在储存期的演变,判断是否产生异味或腐败信号,防止感官缺陷影响使用 acceptability。
质地硬度测试:针对固态或半固态产品,使用质地分析仪测量硬度、弹性等力学参数变化,评估产品结构稳定性是否因老化而劣化。
检测范围
食品类产品:包括罐头、干燥食品、乳制品等易腐品,需检测微生物增殖、营养成分损失及感官劣化,确保在保质期内食用安全与风味保持。
药品制剂:涵盖片剂、注射液、膏剂等医药品,重点监测活性成分效价、杂质含量及物理稳定性,防止储存不当导致疗效下降或毒副作用。
化妆品:涉及护肤品、彩妆等个人护理品,检测乳化稳定性、防腐效能及颜色气味变化,保证使用效果与皮肤安全性 throughout 保存期。
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注射器、植入材料等,评估材料老化、无菌性保持及功能可靠性,避免储存期过长引发医疗风险。
化工产品:如涂料、粘合剂等工业材料,检测粘度变化、固化性能及化学反应活性,确保施工性能与最终效果不因时间衰减。
农产品:粮食、水果等初级农产品,监测水分活度、酶活性及害虫滋生,延长仓储期并减少产后损失。
饮料:碳酸饮料、果汁等液态饮品,关注气体保留、沉淀形成及风味稳定性,维持口感和品质一致性。
乳制品:牛奶、酸奶等高蛋白食品,检测酸度升高、蛋白质变性及微生物污染,控制冷藏条件下保质期准确性。
肉制品:腌制肉、香肠等易变质食品,评估脂质氧化、致病菌生长及质构变化,确保加工保存技术有效性。
保健品:维生素、益生菌等膳食补充剂,监测活性成分降解、剂型完整性及生物利用率,保障保健功能持久稳定。
检测标准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保存期限测试的总体框架,要求实验室建立标准化流程控制温湿度、采样频率等关键参数,确保检测结果可追溯与可比性。
ASTM D4169-2016 包装产品稳定性测试标准实践:规定加速老化试验的条件设置与评估方法,适用于各类产品包装在模拟仓储环境下的耐久性验证。
GB/T 500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总则:明确食品类产品保存期限检测的基本要求,包括样品处理、指标限值及数据记录规范,保障检测合规性。
ISO 17025:2017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涵盖保存期限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认定,确保仪器校准、人员培训及不确定度评估符合国际准则。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详细规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方法,为保存期微生物监测提供标准化操作流程。
ICH Q1A(R2) 新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测试: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指南,针对药品加速与长期稳定性研究的设计与数据解读,广泛用于制药行业。
ISO 10993-1:201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涉及医疗器械材料在储存期的生物相容性变化检测,评估老化产物对安全性的影响。
GB/T 23508-2009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指南:规定化妆品加速试验条件与评价指标,如离心稳定性、耐寒耐热性,用于预测货架期。
ASTM F1980-2016 医疗器械无菌屏障系统加速老化标准指南:指导医疗器械包装在加速老化下的完整性测试,确保无菌保持 throughout 保存期。
ISO 22000:20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保存期限检测 into 整体安全管理,要求定期验证保质期设定的科学性 based 于检测数据。
检测仪器
恒温恒湿箱:具备温度控制范围-40°C至150°C、湿度控制范围20%至98%RH的高精度环境模拟设备,用于创建加速老化或长期储存条件,监测产品在特定温湿度下的稳定性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分离复杂混合物,检测器精度达纳克级,用于定量分析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及降解产物,评估化学稳定性随时间演变。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温(如30°C或37°C)及光照控制环境,支持需氧或厌氧微生物培养,通过菌落计数评估产品微生物污染水平,确保保存期内卫生安全。
pH计:电极测量范围0-14pH,分辨率0.01pH,用于快速检测液态或半固态产品的酸碱性变化,判断是否发生水解或氧化反应导致变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吸光度精度±0.002A,通过光谱扫描分析产品颜色变化或特定成分浓度,辅助评估光稳定性及成分降解。
质地分析仪:配备多种探头可测量硬度、粘弹性等力学参数,力值精度±0.1%,用于评估固态产品在储存期的质地劣化,如软化或脆化现象。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分离与鉴定功能,检测限达皮克级,用于分析挥发性降解产物或异味成分,揭示产品老化机制与安全性风险。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水基切割液水分含量检测
下一篇:耐介质性全面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