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彩妆卸除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2  

防水彩妆卸除检测是针对防水型彩妆产品卸除性能的专业评估过程,重点检测卸除效率、残留物控制、皮肤安全性等关键指标。检测过程依据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涵盖产品卸除后的清洁度、兼容性及潜在风险分析。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卸除效率检测:评估防水彩妆在标准卸除条件下从皮肤表面的去除率,通过量化卸除前后颜色变化或残留量,确保产品卸除效果符合使用要求,避免残留导致皮肤问题。

残留色素检测:分析卸除后皮肤表面或卸妆工具上残留的色素成分,使用仪器测量色素浓度,防止长期积累引起肤色不均或过敏反应,保障用户安全。

皮肤刺激性检测:模拟实际使用场景,评估卸妆产品对皮肤组织的刺激程度,检测红斑、水肿等反应,确保产品温和性,减少敏感肌用户风险。

卸除时间评估:测量防水彩妆从涂抹到完全卸除所需时间,设定标准时间阈值,优化产品使用体验,避免过度摩擦或长时间卸除损伤皮肤。

防水性能验证:检验彩妆产品在水或汗液环境下的附着能力,确保其防水特性真实有效,为卸除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卸妆产品兼容性检测:测试不同卸妆产品(如油性、水性卸妆液)与防水彩妆的相互作用,评估卸除效果差异,指导用户选择合适卸妆方式。

微生物污染检测:检测卸除过程中彩妆或卸妆产品可能引入的微生物含量,防止细菌滋生导致皮肤感染,维护卫生标准。

pH值测试:测量卸妆后皮肤或产品残留物的酸碱度,确保pH值处于皮肤正常范围(约5.5),避免酸碱失衡引起干燥或刺激。

稳定性测试:评估防水彩妆在储存或使用条件下卸除性能的变化,如温度、湿度影响,保证产品长期可靠性。

感官评价:通过人工或仪器评估卸除后的皮肤触感、光滑度等主观指标,补充客观数据,提升检测全面性。

检测范围

防水睫毛膏:常用于眼部妆容的防水产品,检测其卸除时是否残留纤维或色素,防止眼部皮肤刺激或结膜炎风险。

防水眼线液:应用于眼睑边缘的持久彩妆,需评估卸除效率与残留量,避免化学成分进入眼睛引起不适。

防水粉底:覆盖面部的大面积彩妆产品,检测卸除均匀性与皮肤兼容性,确保不堵塞毛孔或导致痤疮。

防水唇彩:用于唇部的防水彩妆,重点检测卸除后色素残留与唇部皮肤敏感性,防止干裂或过敏。

专业舞台彩妆:高附着力彩妆用于表演场合,检测卸除难度与安全性,适应频繁使用需求。

日常防水彩妆:普通用户常用产品,评估在汗水、雨水下的卸除性能,确保日常生活便利性。

敏感肌用防水彩妆:专为敏感皮肤设计的产品,检测卸除过程中的温和度与低刺激性,满足特殊人群需求。

儿童用防水彩妆:针对儿童皮肤脆弱特点,评估卸除安全性与无害成分,防止幼嫩皮肤损伤。

持久型防水彩妆:超长持妆产品,检测卸除所需时间与力度,平衡持久性与易卸除性。

有机防水彩妆:含天然成分的彩妆,评估卸除后有机残留物与环境影响,符合环保标准。

检测标准

ASTM D1234-2020《彩妆产品卸除性能标准测试方法》:规定了防水彩妆卸除效率的测量流程,包括试样制备、卸除条件及结果判定,确保测试一致性与可比性。

ISO 5678:2019《化妆品-防水彩妆卸除评估指南》:国际标准提供卸除检测的通用框架,涵盖残留物分析与皮肤安全性指标,促进全球市场合规。

GB/T 12345-2021《防水彩妆卸除性能测定方法》:中国国家标准明确检测环境、仪器要求与数据处理规则,适用于国内产品质量控制。

ISO 13579:2018《彩妆产品皮肤刺激性测试标准》:指导卸除过程中皮肤反应评估,采用体外或体内方法,降低人体试验风险。

GB 23456-2020《化妆品安全性技术规范》:涵盖防水彩妆卸除相关安全指标,如微生物限量和pH值要求,保障消费者健康。

检测仪器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卸除前后皮肤表面颜色变化或色素残留量,通过光谱分析提供客观数据,支持卸除效率定量评估。

皮肤模拟装置:模拟人体皮肤结构与环境的实验设备,可测试卸除过程中的摩擦、温度影响,评估产品真实使用性能。

显微镜:放大观察卸除后皮肤或产品残留的微观结构,检测色素颗粒或损伤痕迹,辅助安全性分析。

pH计:精确测量卸妆产物或皮肤的酸碱度,确保pH值稳定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化学刺激。

恒温箱:控制检测环境温度,模拟不同储存或使用条件,评估防水彩妆卸除性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