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染发剂上色力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颜色深度检测:通过分光光度法测量染发剂在标准发束上的颜色浓度值,评估产品着色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避免颜色过浅或过深影响使用效果。
色差测定:使用色差仪比较染发后发样与标准色卡的差异,量化颜色偏差程度,确保产品批次间颜色一致性和用户满意度。
均匀性评估:检查染发剂在发丝上的颜色分布状态,评估是否存在斑点或条纹现象,保证颜色附着均匀避免局部差异。
耐洗色牢度检测:模拟多次洗发过程后颜色保留情况,测定颜色褪色程度,评估染发剂在日常使用中的持久性能。
耐光色牢度检测:暴露发样于模拟日光环境下,观察颜色变化速率,评定染发剂抗紫外线降解能力及户外耐久性。
附着强度测试:通过机械摩擦或拉伸试验评估颜色与发丝的结合力,防止颜色轻易脱落影响长期效果。
颜色迁移性检测:检验染发剂颜色是否向周围材料(如皮肤或衣物)转移,评估产品使用安全性和污染风险。
对不同发质的适应性测试:在多种发质(如干燥、油性、受损发质)上应用染发剂,观察颜色表现差异,确保产品广泛适用性。
氧化程度检测:针对氧化型染发剂测定过氧化氢等成分的浓度,控制氧化反应强度以优化上色效率和安全性。
pH值影响评估:测量染发剂pH值对颜色附着的影响,维持适当酸碱度避免发质损伤或颜色失真。
干燥时间对颜色影响检测:监控染发剂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颜色固化过程,评估时间因素对上色均匀性和深度的作用。
温度稳定性测试:考察染发剂在储存或使用温度变化下的颜色性能,确保产品在各种环境中的可靠性。
检测范围
氧化型染发剂:含有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染发产品,通过化学反应永久改变发色,检测需关注氧化效率和颜色持久性。
直接染发剂:无需氧化直接附着发丝的临时性产品,检测重点为颜色均匀度和易清洗性。
植物性染发剂:以天然植物成分为主的染发产品,检测涉及成分纯度和颜色温和性评估。
金属盐染发剂:使用金属化合物着色的染发剂,检测需评估金属残留和颜色稳定性。
灰色覆盖专用染发剂:针对白发设计的染发产品,检测强调颜色遮盖力和均匀覆盖效果。
彩色染发剂:提供多种鲜艳颜色的染发产品,检测需验证颜色饱和度和色牢度性能。
临时性染发剂:一次洗发即可去除的染发产品,检测重点为颜色短暂附着能力和安全性。
半永久性染发剂:颜色可持续数周的染发产品,检测涉及颜色渐变和耐洗性评估。
永久性染发剂:颜色长期保持的染发产品,检测需全面考察颜色深度和耐久指标。
专业沙龙用染发剂:用于理发店的高端染发产品,检测要求严格符合专业操作标准和效果一致性。
家用染发剂:面向个人用户的染发产品,检测侧重使用简便性和颜色可预测性。
儿童专用染发剂:为儿童设计的温和染发产品,检测需额外关注成分安全性和低刺激性。
检测标准
ISO 105-J03:200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J03部分: 颜色测量》:提供颜色测量的国际标准方法,适用于染发剂颜色深度和均匀性评估,确保测试结果可比性。
ASTM E308-2022《标准实践用于计算物体颜色的CIE系统》:规定颜色计算的基础规范,用于染发剂色差分析,保证测量准确性和一致性。
GB/T 22731-2008《化妆品染色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针对化妆品染色性能测试,涵盖染发剂颜色附着和持久性评估要求。
ISO 105-B02:201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B02部分: 耐人造光色牢度》:国际标准用于耐光性测试,指导染发剂抗紫外线降解性能检测。
GB/T 29660-2013《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国化妆品安全标准,包含染发剂颜色安全性和性能测试的基本要求。
ASTM D1729-2016《标准实践用于视觉评价颜色差异》:提供颜色差异的视觉评估指南,用于染发剂颜色均匀性主观检验。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 耐摩擦色牢度》:国际摩擦牢度测试标准,适用于染发剂颜色附着强度评估。
检测仪器
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率来定量颜色深度,用于染发剂颜色浓度精确测定,支持数据化分析。
色差计:便携式设备用于快速测量颜色差异值,在染发剂检测中比较实际颜色与标准色的偏差,提高效率。
恒温恒湿箱:模拟不同温湿度环境的试验设备,用于评估染发剂颜色在储存或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
摩擦牢度测试仪:通过标准摩擦动作评估颜色脱落程度,检测染发剂颜色附着强度防止日常磨损。
光照牢度测试仪:模拟日光照射环境测定颜色耐光性,用于染发剂户外耐久性能验证。
pH计:精确测量溶液酸碱度的仪器,在染发剂检测中监控pH值对颜色效果的影响。
粘度计:测定液体粘稠度的设备,用于评估染发剂配方流动性对颜色均匀涂抹的作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表面活性剂回收率检测
下一篇:防浮色剂柔韧性弯曲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