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香精致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刺激性测试:评估香料成分直接接触皮肤后是否引起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通过动物模型或体外重建皮肤模型进行,以确定成分的初级刺激性阈值。
皮肤致敏性测试:检测香料成分诱发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能力,常用方法包括局部淋巴结试验,通过测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量化致敏潜力。
眼刺激性测试:分析香料成分接触眼部组织可能造成的刺激损伤,采用兔眼模型或体外角膜模型,观察充血、水肿等指标,评估安全性。
光毒性测试:测定香料成分在光照下是否产生光敏反应,通过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评估紫外线暴露下的细胞毒性风险。
体外皮肤模型测试:使用人工重建人体皮肤模型替代动物实验,检测香料成分的渗透性及炎症因子释放,提供高通量致敏性筛选。
化学致敏原鉴定:通过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香料中特定致敏化合物如香豆素、肉桂醛,建立成分谱以评估风险。
蛋白质结合试验:模拟致敏原与皮肤蛋白共价结合的过程,测定半抗原化程度,预测成分的免疫原性及致敏强度。
细胞毒性测试:评估香料成分对角质形成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影响,通过MTT法检测IC50值,判断基础生物相容性。
基因突变测试:采用Ames试验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 assay,检测香料成分是否引起DNA损伤,排除遗传毒性致敏风险。
人体志愿者斑贴测试:在伦理批准下招募志愿者,施加香料样品于皮肤,定期观察记录过敏反应发生率,提供临床级数据。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暴露于香料成分后测量增殖指数,间接评估T细胞介导的致敏反应。
炎症因子释放检测:通过ELISA法量化香料处理后人造皮肤模型释放的IL-1α、TNF-α等因子,评估早期炎症信号。
检测范围
化妆品用合成香料:应用于香水、乳液等个人护理产品的化学合成香精,需检测致敏性以预防消费者接触性皮炎。
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源自植物提取的食用香精如香草醛,检测确保其在加工储存中不分解产生致敏衍生物。
洗涤剂香精成分:用于洗衣液、柔顺剂的挥发性香料,检测残留致敏原对皮肤长期暴露的累积风险。
口腔护理产品香料:牙膏、漱口水中添加的薄荷醇等成分,需评估黏膜接触致敏性及光毒性潜力。
纺织品整理香料: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的持久留香剂,检测其缓慢释放致敏成分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空气清新剂挥发性香料:气雾型或固态清新剂中的香料,检测吸入致敏性及皮肤间接接触风险。
宠物用品香料:宠物洗发水、玩具添加的掩味剂,需评估对动物及人类接触者的交叉致敏可能性。
药用辅料香料:药品中添加的矫味剂如水果香精,检测其与活性成分相互作用下的致敏性变化。
工业香精中间体:香料合成过程中的前体物质,检测其纯度及副产物致敏性,确保最终产品安全。
环境香料污染物:空气中残留的香料成分,检测其浓度与致敏阈值的关联,评估公共健康风险。
儿童用品专用香料:玩具、护肤品中针对儿童开发的温和香精,需进行强化致敏测试以保障敏感群体安全。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提供医疗器械材料皮肤刺激和致敏性测试的标准化方法,适用于评估香料成分的局部毒性反应。
ASTM E2145-2019《标准指南用于评估化学品皮肤致敏性的体外方法》:规范体外测试系统如角质形成细胞激活试验,用于预测香料致敏潜力减少动物使用。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中国国家标准等效ISO 10993-10,规定皮肤斑贴试验和致敏试验的具体操作与判定标准。
OECD TG 406《皮肤致敏性:局部淋巴结试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南,标准化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流程,用于香料致敏性的定量评估。
ISO 19017:2015《香料物质皮肤致敏性的体外检测方法》:专门针对香料成分的体外测试标准,包括直接肽反应试验等高通量筛选技术。
GB/T 39366-2020《化妆品用香料皮肤致敏性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化妆品香料的人体斑贴试验和体外替代方法,确保产品合规性。
ASTM D7208-2019《标准实践用于评估材料光毒性的体外测试》:指导香料成分光毒性检测的体外模型使用,评估紫外线下的光敏反应风险。
ISO 20743:2020《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测定》:间接相关标准,可用于评估含香料纺织品的皮肤致敏性及耐久性测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驱动流动相分离香料混合物,配备紫外检测器定量分析致敏成分含量,用于精确鉴定香豆素等过敏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挥发性香料成分,质谱检测器进行结构鉴定,适用于复杂香精中微量致敏物的筛查与确认。
皮肤斑贴测试仪:专用设备用于人体志愿者皮肤斑贴试验,控制贴敷时间与压力,标准化记录红斑、丘疹等过敏反应等级。
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具备相差成像功能,观察香料处理后人造皮肤模型或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辅助评估细胞毒性及增殖状态。
酶标仪:微孔板读取器,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或炎症因子浓度,实现高通量致敏性筛选数据分析。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用于观察香料成分在皮肤模型中的渗透深度及细胞器损伤,提供三维致敏机制信息。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香料暴露后细胞中致敏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如细胞因子mRNA,量化免疫应答强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UV树脂加德纳色号固化检测
下一篇:锆粉XRF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