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卤肉制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3-22  

酱卤肉制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合规性的重要环节,需依据国家标准对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残留等核心指标进行系统性分析。专业检测涵盖感官性状、理化参数及污染物限量控制,重点关注亚硝酸盐超标风险与致病菌污染防控。实验室需通过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为产品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酱卤肉制品检测体系包含七大核心模块:感官指标评估产品色泽、气味与组织状态;理化指标测定水分含量、蛋白质比例及脂肪氧化程度;微生物指标重点监控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与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测涵盖防腐剂(山梨酸及其盐类)、护色剂(亚硝酸盐)及合成色素使用合规性;重金属残留分析主要针对铅、镉、砷、汞等有毒元素;农药残留检测涉及有机磷类与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兽药残留筛查包括抗生素(四环素类、磺胺类)与激素类药物。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各类酱卤加工肉制品:禽类制品(酱鸭、卤鸡翅等)、畜类制品(酱牛肉、卤猪蹄等)及混合类产品(卤味拼盘)。具体涵盖散装即食型产品、真空包装制品及高温灭菌预包装产品。特殊工艺制品需增加苯并芘(高温加工产物)与生物胺(发酵工艺风险物)专项检测。进口原料加工的酱卤制品需同步开展莱克多巴胺(瘦肉精)与氯霉素残留筛查。

检测方法

依据GB 5009系列标准执行理化指标测定:水分含量采用直接干燥法(GB 5009.3)、蛋白质测定使用凯氏定氮法(GB 5009.5)、亚硝酸盐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GB 5009.33)。微生物检验遵循GB 4789系列标准:菌落总数测定执行GB 4789.2平板计数法,致病菌检测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与PCR确证相结合的方式。重金属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铅测定)与原子荧光光谱法(GB 5009.11砷测定)。农药兽药残留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 31658.17)进行多组分同步筛查。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