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4  

白鲜皮检测是保障其药用安全性与质量可控性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中国药典》及相关标准要求,系统阐述白鲜皮的核心检测指标,包括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筛查、微生物限度检验等关键项目。重点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等分析技术的应用规范与判定标准。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白鲜皮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第一类为有效成分指标,涵盖白鲜碱、梣酮、黄柏酮等特征生物碱的定量分析;第二类为安全性指标,包括铅、镉、汞、砷、铜五种重金属总量测定及六六六、滴滴涕等33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筛查;第三类为理化指标与微生物指标,涉及水分含量测定(不得过12.0%)、总灰分控制(不得过1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以及需氧菌总数(≤10⁴ CFU/g)、霉菌酵母菌总数(≤10² CFU/g)等微生物限度检验。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不同形态白鲜皮原料及其制品的质量监控:1.中药材市场流通的干燥根皮原料及其饮片产品;2.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提取物中间体;3.含白鲜皮成分的保健食品原料;4.出口贸易中的植物药材商品;5.医疗机构中药房调剂用配方颗粒。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需重点关注差异性指标:原料药材侧重农残与重金属本底值监测;制剂中间体需控制浸出物得率与有效成分转移率;出口产品须符合欧盟(EU) 2021/1096号条例及美国FDA植物药指南要求。

检测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生物碱类成分采用HPLC-ELSD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测定:色谱柱选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2.重金属总量测定执行GB 5009.268-2016食品中多元素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3.有机氯农药残留采用GB 23200.113-2018规定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进行多残留分析;4.微生物检验参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与《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6)执行。

检测仪器

完整检测体系需配置以下核心设备:1.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用于生物碱类成分的准确定量;2.Thermo Scientific iCAP 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完成重金属元素的高灵敏度分析;3.Agilent 8890-7000D型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实现农药残留的痕量检测;4.MEMERT IN260型恒温培养箱配合Milliflex Quantum®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完成微生物限度检验;5.Mettler Toledo XPR205DR型微量天平(精度0.01mg)与Sartorius MA35型水分测定仪保障理化指标的精确测量。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黄芩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