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液成分与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遮蔽液作为工业防护材料,其成分安全性与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应用效果。本文聚焦遮蔽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物理性能测试,涵盖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金属含量、黏度、固含量等核心检测指标,结合气相色谱、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解析标准化检测流程,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遮蔽液的核心检测项目分为化学成分分析与物理性能测试两大体系。化学成分检测包括:1)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丙烯酸树脂、聚氨酯等高分子聚合物);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总量及苯系物、醛类等特定组分;3)重金属元素(铅、镉、汞、六价铬)含量测定;4)功能性添加剂(消泡剂、流平剂)残留量检测。

物理性能测试涵盖:1)黏度动态变化监测(旋转黏度计法);2)固含量测定(热重分析法);3)pH值稳定性测试;4)成膜性能评估(膜厚均匀性、干燥时间);5)耐温性实验(高温烘烤与低温存储后的性状变化)。特殊应用场景需增加导电率测试(电子行业用遮蔽液)或耐化学腐蚀性试验(电镀工艺用遮蔽液)。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标准覆盖三大类遮蔽液产品:1)工业防护型:包括汽车制造用喷涂遮蔽液、PCB板制造用防焊油墨等;2)精密电子型:晶圆切割保护液、半导体封装用临时键合胶等;3)特种功能型:高温耐受型陶瓷遮蔽胶、可剥离水性防护涂层等。

检测对象包含原材料(单体纯度、溶剂杂质)、半成品(预聚物分子量分布)及成品(批次一致性)。针对进口产品需额外进行REACH法规SVHC物质筛查与RoHS指令符合性验证。环境安全指标重点监测生物降解率与生态毒性数据。

检测方法

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标准化方法组合:1)GC-MS联用法测定VOCs组分(参照GB/T 23986-2009);2)ICP-OES法检测重金属元素(依据ISO 11885:2007);3)GPC凝胶色谱法分析聚合物分子量分布;4)FTIR红外光谱进行特征官能团鉴别。

物理性能测试执行行业规范:1)GB/T 1723-1993涂料黏度测定法;2)ASTM D2369-20固含量测试标准;3)ISO 2812-5:2018耐化学介质试验;4)JIS K5600-7-5膜厚测量规范。加速老化试验采用氙灯耐候仪模拟3000小时户外暴露效果。

检测仪器

核心分析设备包括:1)Agilent 7890B/5977B GC-MS系统(VOCs精准定性);2)PerkinElmer Optima 8300 ICP-OES(元素检出限达ppb级);3)Waters e2695 HPLC系统(添加剂定量分析);4)TA Instruments Q500热重分析仪(固含量测定精度±0.1%)。

专用测试装置含:1)Brookfield DV2T黏度计(剪切速率范围0.5-1000rpm);2)Byko-test 8500膜厚仪(分辨率0.1μm);3)Q-Lab Q-SUN Xe-3氙灯老化箱;4)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 pH计(自动温度补偿)。实验室需配置Class 1000洁净室保障精密电子类样品测试环境。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