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产品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9  

乳胶产品成分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核心环节。本文系统阐述天然/合成乳胶含量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筛查、重金属残留分析等关键项目,覆盖床上用品至医疗制品的全品类检测范围。基于ISO/ASTM标准方法解析热重分析(TG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实验室技术的应用要点及仪器配置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乳胶制品成分检测涵盖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

基础组分分析:天然乳胶含量(NR%)、合成乳胶占比(SBR/NBR)、固形物总量(TS%)、灰分含量

化学添加剂检测:硫化物残留量(总硫/游离硫)、抗氧化剂(BHT/BHA)、促进剂(MBT/CBS)、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

有害物质筛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可迁移重金属(Pb/Cd/Cr6+)、亚硝胺类化合物(NDMA/NDEA)

检测范围

产品类别 典型制品 重点指标
寝具类 床垫/枕头/床单 NR%≥85%、TVOC≤0.5mg/m³
医疗类 医用手套/导管/止血带 蛋白质残留≤50μg/g、溶出物测试
日用品类 奶嘴/玩具/浴室垫 邻苯二甲酸酯≤0.1%、甲醛未检出
工业制品类 密封件/减震器/传送带 臭氧老化测试、耐磨指数≥2000转

检测方法


依据ASTM D6370标准程序:在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至600℃,通过质量损失曲线计算天然乳胶与合成聚合物的比例差异。


采用ISO 17734-1:2013方法:样品经索氏提取后进样分析,NIST谱库匹配定性VOCs组分,内标法定量检出限达0.01ppm。


按GB/T 30419-2013要求:微波消解处理试样后测定8种重金属元素,轴向观测模式保证Cd的检出限≤0.05mg/kg。


执行ASTM D3677-10标准:通过特征吸收峰识别抗氧化剂类型,羰基峰(1715cm-1)定量BHT添加量。


结合HPLC-MS/MS系统:60℃下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萃取30min,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亚硝胺类物质。

检测仪器

TGA/DSC同步热分析仪

配备高精度微量天平(分辨率0.1μg),实现材料热分解行为的动态监测与组分计算。

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

采用EI/CI双电离源与MRM扫描模式,满足复杂基质中痕量化合物的定性与定量需求。

微波消解工作站

40位高通量消解系统支持HNO3-H2O2混合酸体系程序升温,确保重金属提取效率>98%。

全自动顶空进样器

六通道独立温控模块实现80℃恒温震荡30min后进样分析VOCs释放量。

激光粒度分析仪

基于Mie散射原理测定乳胶粒子粒径分布(D50/D90),评估材料加工稳定性。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60℃~300℃温度范围内测试储能模量与损耗因子曲线,表征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Ⅲ区:炭黑残留(>550℃)

注:所有实验操作均需在ISO/IEC17025认可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定期通过CNAS能力验证维持数据可靠性。

table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idth:100%; margin:20px 0} th, td {border:1px solid #ddd; padding:8px} th {background-color:#f5f5f5} dl dt {font-weight:bold; margin-top:15px} figcaption {text-align:center; color:#666} .note {color:#999; font-size:0.9em} sup, sub {font-size:0.75em} ol li {margin-bottom:15px} ul li {margin-bottom:8px}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