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砂粒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9  

铸造砂粒度检测是铸造工艺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系统分析砂粒的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及细粉含量等关键参数,可有效评估型砂的透气性、强度及热稳定性。本文依据ISO/TS13762及GB/T9442标准要求,重点阐述粒度特征值测定方法、仪器选型原则及不同铸造工艺的适用性判定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铸造砂粒度检测主要包含四大核心指标:粒度分布曲线表征、特征粒径(D50/D90)测定、细粉含量(<0.075mm)定量分析及颗粒形貌参数评价。其中粒度分布需建立累计筛余百分率曲线并计算均匀度指数;特征粒径测定需通过统计模型确定中位径及控制粒径;细粉含量采用湿筛法精确测定;颗粒形貌则通过圆度系数和长径比进行量化评估。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硅砂(SiO₂≥98%)、铬铁矿砂(Cr₂O₃≥45%)、锆英砂(ZrO₂≥66%)等各类铸造用原砂及再生砂的粒度分析。具体涵盖树脂砂造型、水玻璃自硬砂、消失模铸造等不同工艺体系用砂的进料检验与过程监控。特殊应用场景包括高压造型用微粉控制(≤0.5%)、精密铸造面层涂料级配优化(D50=0.025-0.045mm)及V法铸造透气性调控(AFS细度40-70)。

检测方法

标准筛分法依据GB/T 9442执行:采用φ200mm标准筛组(目数范围6-270目),机械振筛机以290r/min频率振动10min后计算各筛层累积质量百分比。激光衍射法符合ISO 13320规范:利用Mie散射理论建立粒径分布模型,测量范围0.1-3000μm时需配置湿法分散模块。图像分析法按ASTM B822标准:采用500万像素以上CCD相机采集颗粒投影图像,经阈值分割后计算等效圆直径及形状因子。沉降法参照ISO 13317:通过Stokes定律计算沉降速度与粒径关系,适用于75μm以下颗粒的精确测定。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产品研发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