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及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2  

心血管疾病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通过分析患者遗传变异信息,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核心检测项目涵盖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及靶点相关基因位点,采用PCR、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平台进行多维度分析。检测结果可指导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及降压药物的个体化剂量调整,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心血管疾病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关键生物标志物:

药物代谢酶基因:CYP2C19(氯吡格雷代谢)、CYP2C9/VKORC1(华法林敏感性)、SLCO1B1(他汀类药物转运)等

药物作用靶点基因:ADRB1(β受体阻滞剂反应)、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效)等

血栓形成相关基因:F2/F5(凝血因子变异)、PAI-1(纤溶系统调控)等

每个检测项目均基于PharmGKB数据库收录的临床证据等级Ⅰ级或Ⅱ级位点进行筛选,覆盖FDA/EMA批准药物标签中明确要求的必检位点。针对亚洲人群特有的等位基因频率特征(如CYP2C19*2/*3),设置特异性探针进行精准分型。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以下临床场景: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制定

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选择

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答预测

他汀类药物肌毒性风险评估

硝酸酯类药物耐药性预测

检测覆盖心血管领域28种常用药物的138个临床相关位点,包括抗凝治疗中的华法林剂量计算公式相关位点(VKORC1 -1639G>A)、氯吡格雷抵抗相关位点(CYP2C19*2/*3/*17)以及β受体阻滞剂疗效相关位点(ADRB1 Arg389Gly)。针对特殊人群增加APOE基因分型以评估降脂治疗反应。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验证体系确保检测准确性:

初筛阶段: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高频SNP进行分型

验证阶段: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关键位点进行双向验证

扩展分析:基于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

样本处理遵循CLIA认证标准流程:全血样本经EDTA抗凝处理后提取基因组DNA(浓度≥20ng/μL),使用Qubit 4.0进行定量质检。SNP分型实验设置双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品系,每批次实验包含10%随机样本重复检测。

检测仪器

主要实验设备及分析系统包括:

ABI QuantStudio 7 Flex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用于药物代谢酶基因快速分型

Illumina iScan基因芯片平台:完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核心位点扫描

Thermo Fisher Ion S5 XL二代测序仪:执行靶向区域深度测序(平均深度≥500×)

Agilent 4200 TapeStation系统:进行DNA质量完整性评估(RIN值≥7.0)

数据分析采用FDA批准的二级分析流程:原始数据经BaseSpace Sequence Hub进行初级过滤后,使用PolyPhen-2和SIFT算法预测错义突变功能影响。最终报告整合PharmCAT工具进行表型注释,参照CPIC指南制定用药建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REACH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