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粉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5  

钨粉成分检测是保障材料性能与工业应用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本文系统阐述钨粉检测的核心项目、适用范围、标准化分析方法及精密仪器配置,重点解析主量元素测定、杂质控制、物理特性表征等技术要点,为材料研发、生产质控及进出口贸易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钨粉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核心指标: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及微观结构表征。主量元素测定涵盖总钨含量(W≥99.5%)、游离碳(C≤0.05%)、氧含量(O≤0.3%)等关键参数;杂质元素检测需覆盖铁(Fe≤0.04%)、镍(Ni≤0.03%)、钼(Mo≤0.02%)等14种金属杂质;物理特性测试包含粒度分布(D50:3-15μm)、松装密度(2.5-4.5g/cm³)、流动性(≤35s/50g)等关键指标;微观结构分析涉及晶粒形貌、孔隙率及表面氧化层厚度测量。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多领域应用的钨基材料:1.硬质合金制备用超细钨粉(粒度≤1μm);2.电子封装材料用高纯钨粉(纯度≥99.95%);3.核工业屏蔽材料用掺杂钨粉(含Re、La等元素);4.3D打印用球形钨粉(球形度≥95%);5.军工级钨合金前驱体粉末;6.光伏靶材用纳米级钨粉;7.高温炉发热体用粗颗粒钨粉(D50≥50μm)。特殊应用场景需增加放射性核素筛查及热膨胀系数测定。

检测方法

依据GB/T 3457-2018《金属粉末化学分析方法》与ASTM B923标准体系:主量钨测定采用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精度±0.15%);痕量元素分析执行ICP-MS法(检出限0.1ppm);氧氮氢联测采用脉冲熔融红外法(ASTM E1409);粒度分布测试参照ISO 13320进行激光衍射分析;形貌表征使用SEM-EDS联用技术(放大倍数10kX);密度测定执行Hall流速计法(GB/T 1479.1)。特殊样品需进行TG-DSC联合热分析(升温速率10℃/min)。

检测仪器

标准化实验室应配置:1.全谱直读ICP光谱仪(波长范围165-900nm);2.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1nm);3.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4.氧氮氢联合测定仪(精度±0.5ppm);5.X射线荧光光谱仪(Rh靶材,50kV);6.真密度分析仪(He气置换法);7.高温热膨胀仪(RT-1600℃)。辅助设备包括超纯水系统(18.2MΩ·cm)、十万分之一天平及手套箱系统(O₂≤0.1ppm)。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校准并参与ILAC国际比对。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标线成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