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剂成分配方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7  

光亮剂成分配方检测是确保产品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于主成分定量分析、有害物质筛查及理化指标测定三大核心模块,涵盖金属抛光剂、塑料增亮剂等多类产品。通过色谱-质谱联用、光谱分析等标准化方法体系,结合精密仪器实现微克级成分识别与风险物质管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光亮剂配方检测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主成分定量分析:测定有机硅氧烷、脂肪酸盐等主要活性物含量

有害物质筛查:重金属(铅、镉、汞)、多环芳烃(PAHs)、邻苯二甲酸酯类限值检测

理化指标测定:pH值(5.0-8.5)、闪点(≥61℃)、粘度(20-150cP)等基础参数

稳定性验证:高温(60℃)、低温(-10℃)储存实验及离心稳定性测试

功能性能评估:光泽度提升率(ASTM D523)、耐磨性(Taber abrasion)等应用指标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典型光亮剂类型:

金属表面处理剂:铝材抛光剂、不锈钢增亮剂等

高分子材料助剂:塑料抗静电光亮剂、橡胶表面处理液

汽车护理产品:车漆封釉剂、轮毂清洁增亮复合制剂

工业清洗体系:设备表面清洁光亮二合一处理液

特殊领域制剂:光学器件清洁剂、医疗器械表面处理液等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以下技术手段: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定性定量(ISO 22818),HPLC-MS测定高分子添加剂(GB/T 33345)

原子光谱分析:ICP-OES测定重金属元素(EPA 6010D),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痕量金属分析

分子光谱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官能团识别(ASTM E125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特定添加剂浓度

热分析系统: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热稳定性(ISO 11357),TGA测定挥发组分含量

电化学测试法:pH计校准执行GB/T 9724标准,电导率仪测定离子型物质浓度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配置如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Agilent 7890B/5977B系统,配备NIST数据库用于未知物鉴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PerkinElmer Avio 500型,检出限达ppb级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Waters e2695系统,配备PDA和ELSD双检测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Thermo Nicolet iS50配置ATR附件,光谱范围4000-400cm⁻¹

旋转流变仪(Rheometer):TA Instruments HR-20型,测试剪切粘度与触变性

多角度光泽度计: BYK micro-TRI-gloss三角度测量系统(20°/60°/8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