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松茸鲜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9
松茸鲜检测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开展系统性分析。核心检测项目涵盖营养成分、污染物限量及微生物指标三大类,重点针对粗蛋白、多糖、重金属(铅/砷/镉)、农药残留及致病菌等关键参数实施精准测定。专业实验室需采用标准化前处理流程并匹配高精度仪器设备以确保数据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松茸鲜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与安全卫生指标两大维度。基础理化指标重点测定水分含量(GB 5009.3)、灰分(GB 5009.4)、粗蛋白(GB 5009.5)及粗多糖(QB/T 4356)四项核心参数,其中粗蛋白含量需通过凯氏定氮法换算总氮量后乘以6.25系数得出。安全卫生指标涵盖重金属污染物(铅GB 5009.12/砷GB 5009.11/镉GB 5009.15)、农药残留(有机磷GB 23200.113/拟除虫菊酯GB 23200.8)及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GB 4789.2/大肠菌群GB 4789.3/沙门氏菌GB 4789.4)。特殊项目包括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5009.28/苯甲酸钠GB 5009.29)及辐照残留物(2-十二烷基环丁酮GB 23748)的筛查。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松茸为主要原料的各类深加工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冻干松茸片(执行标准NY/T 1390)、松茸调味酱料(SB/T 10459)、即食松茸罐头(GB 7098)及松茸提取物制品(QB/T 4356)。具体涵盖不同包装规格的预包装食品(≤500g/袋至≥5kg/箱)、不同加工形态(整菇/切片/粉剂)及不同储存条件(常温/冷冻)产品。对于进口原料需额外开展产地特异性污染物筛查(如日本产松茸增加铯-137放射性核素检测),而高原产区产品需强化紫外线消毒副产物分析。检测方法
重金属元素测定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前处理过程严格遵循GB 5009.268规定的硝酸-过氧化氢梯度升温消解程序。农药多残留分析使用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GC-MS/MS),检出限可达0.01mg/kg级别。微生物检验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环境下操作,依据ISO 7218标准建立无菌均质体系。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需同步进行葡聚糖标准曲线校正以消除β-D-葡聚糖构型差异带来的系统误差。蛋白质分子量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联用技术(HPLC-ELSD),色谱柱选择TSKgel G2000SWXL实现5-200kDa分子量范围分离。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鸡精检测
下一篇:五香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