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胎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30  

鹿胎膏作为传统中药制剂,其质量安全需通过科学检测手段进行验证。本文重点阐述鹿胎膏的核心检测项目及执行标准,涵盖活性成分分析、微生物限度测定、重金属残留筛查等关键指标。检测过程严格遵循《中国药典》及相关行业规范,采用色谱分析、光谱检测等先进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活性成分定量分析:包括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氨基酸组成分析(柱前衍生-HPLC法)、多糖含量测定(苯酚-硫酸法)

微生物指标检测:需氧菌总数测定(平皿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倾注培养法)、大肠埃希菌筛查(MPN法)

重金属残留检测:铅(Pb)、镉(Cd)、砷(As)、汞(Hg)总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农药残留筛查:有机氯类农药(六六六、DDT)残留量测定(GC-ECD法)

激素类物质筛查:雌二醇、孕酮等内源性激素含量测定(LC-MS/MS法)

理化指标检验:水分含量测定(减压干燥法)、灰分测定(马弗炉灼烧法)、崩解时限测试(溶出度仪)

检测范围

不同剂型产品: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等物理形态的鹿胎膏制品

原料及辅料:鹿胎盘冻干粉提取物、药用辅料(淀粉、硬脂酸镁等)的单独检验

生产阶段监控:原料验收阶段初检→中间体半成品抽检→成品出厂全检的三级检验体系

进口产品验证:境外生产鹿胎膏的入境卫生检疫复核检验

特殊样本处理:历史批次留样复检、消费者投诉样品专项检验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皂苷类成分分离与定量分析(参照ChP2020通则051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挥发性成分及农药残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的优选方法(检出限≤0.01mg/kg)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薄膜过滤法处理含抑菌成分样品后的菌落计数(培养温度30-35℃)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筛查非法添加的合成激素类物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DAD检测器及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ESI离子源配合MRM扫描模式进行痕量物质分析

微波消解仪:密闭式样品前处理系统用于重金属消解(温度程序最高220℃)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2 Compact配套GN/GP鉴定卡

原子荧光光谱仪:氢化物发生装置配合特制空心阴极灯进行砷汞测定

红外水分测定仪:卤素灯加热单元配合高精度称重传感器(精度0.001g)

激光粒度分析仪:干湿两用分散系统用于原料粉体粒径分布测试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