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艾灸检测是评估艾灸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针对艾绒成分、燃烧特性、有害物质及微生物指标进行系统分析。检测过程严格遵循《中国药典》及GB/T31743-2015等标准规范,通过理化测试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客观性和可追溯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艾灸产品核心检测项目包含六大类:

原料成分分析:测定艾绒纯度、挥发油含量(含桉油精、樟脑等特征成分)、总黄酮含量及灰分残留量

燃烧性能测试:包括燃烧时间(单支持续时长)、热辐射强度(40-60℃区间稳定性)、灰烬形态(要求呈白灰色絮状)及热释放速率

有害物质筛查:重金属(铅≤5mg/kg、镉≤0.3mg/kg)、农药残留有机磷类≤0.05mg/kg)、二氧化硫残留(≤150mg/kg)及多环芳烃总量

微生物指标:需氧菌总数(≤10³CFU/g)、霉菌酵母菌(≤10²CFU/g)及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物理特性评估:直径偏差(允许±0.5mm)、密度均匀度(CV值≤15%)、抗断强度(≥50N/cm²)及包装密封性

烟气成分分析:一氧化碳生成量(≤10mg/g)、PM2.5排放浓度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量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标准涵盖以下艾灸产品类型:

按形态分类:清艾条(直径3-50mm)、药艾条(含中药添加)、艾炷(锥形/塔形)、艾饼及电子艾灸器具

按材料构成:纯艾绒制品(三年陈/五年陈)、复合型制品(含生姜、当归等辅料)及无烟艾条

按应用场景:医用级(符合YY/T 1605-2018)、家用常规型及特殊功能型(如温针灸专用)

配套耗材:艾灸盒金属部件耐腐蚀性、隔热材料阻燃性及固定贴胶粘剂生物相容性

检测方法

主要采用标准化实验方法进行系统验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用于挥发油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参照《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测定燃烧焓值变化曲线与相变温度点,执行ASTM E1131标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重金属元素痕量检测,依据GB 5009.268-2016前处理流程

加速老化试验:模拟温湿度循环(40℃/75%RH)环境下的有效成分衰减规律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采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浸提液培养评估

烟气采集系统:基于ISO 19700稳态管式炉法收集燃烧产物

检测仪器

核心实验设备配置如下:

热分析系统:梅特勒TGA/DSC3+同步热分析仪(温度精度±0.1℃)

色谱类仪器:安捷伦7890B-5977B GC-MS系统(质量范围1-1050amu)

光谱分析设备:珀金埃尔默NexION 350X ICP-MS(检出限达ppt级)

力学测试仪:英斯特朗3367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精度±0.5%)

微生物实验室:Binder培养箱(温度均匀性±0.3℃)配合Millipore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

环境模拟舱:ESPEC高低温交变箱(温控范围-70℃~150℃)

烟气分析装置:德图350便携式烟气分析仪+TSI8530粉尘监测仪组合系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疝气带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