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果酒配方科技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药果酒配方科技检测需通过系统性分析确保产品安全性与功能性符合标准。核心检测项目涵盖有效成分定量、微生物指标及有害物质筛查三大类,重点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实现微量成分精准测定。需特别关注中药材农残与重金属污染风险控制,以及发酵过程中甲醇、杂醇油等副产物的动态监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药果酒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生物活性成分及安全卫生指标三大类目。总酸度(以柠檬酸计)需控制在3.5-6.0g/L区间,酒精度波动范围应≤±0.5%vol。特征性功能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山奈酚)需建立HPLC定量方法,最低检出限达0.01μg/mL。

微生物安全指标重点监测酵母菌总数(≤50CFU/mL)、大肠菌群(不得检出)及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药材原料须进行3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筛查,其中毒死蜱残留量须<0.01mg/kg。重金属污染控制指标包含铅(≤0.2mg/kg)、砷(≤0.1mg/kg)、镉(≤0.05mg/kg)三类。

检测范围

原料端涵盖药用植物基源鉴定(DNA条形码技术)、水果原料成熟度判定(可溶性固形物≥12°Brix)及发酵菌株纯度检验(16S rDNA序列比对)。生产环节需监控发酵过程参数:初始糖度(18-22°Brix)、发酵温度(20-25℃)及pH值(3.8-4.5)。

终产品检验包括感官特性(色泽透光率≥85%)、稳定性(离心沉淀率≤1.5%)及功能性验证(DPPH自由基清除率≥70%)。包材安全性需检测玻璃瓶重金属迁移量(铅≤0.5mg/L)及胶塞溶出物(总迁移量≤10mg/dm²)。

检测方法

有效成分分析采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建立包含200种中药材特征成分的数据库。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执行《GB/T 31743-2015 保健食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色谱条件: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

农药多残留检测参照《GB 23200.113-2018》标准,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分析,回收率控制在70-120%之间。甲醇含量测定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FID检测器温度250℃,定量限达0.002g/100mL。

检测仪器

Agilent 1290 Infinity II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DAD检测器,用于多酚类物质分离分析。Thermo Scientific TSQ Quantis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实现农残痕量检测,扫描速度达500Da/s。梅特勒FE28-Standard pH计精度±0.01pH单位,内置GLP数据追踪功能。

稳定性测试使用LUMiSizer分散分析仪,加速离心条件:4000rpm/30min/25℃。微生物快速检测采用3M Petrifilm测试片法,48h完成菌落计数。原子吸收光谱仪(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配置石墨炉系统,铅元素检出限达0.5μg/L。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