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运动粘度密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柴油运动粘度和密度是衡量其流动性与燃烧性能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发动机运行效率及排放控制。本文依据ASTMD445、GB/T1884等标准体系,系统阐述两项参数的检测原理、方法及仪器操作规范,重点解析样品预处理、温度控制及数据校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柴油运动粘度密度检测包含两大核心参数:

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表征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量值,以mm²/s为单位。40℃测试值直接影响燃油泵送性及雾化质量

密度(Density):15℃条件下单位体积质量(kg/m³),与热值计算、喷射系统设计及碳排放核算直接相关

两项参数需同步测定以满足GB 19147车用柴油标准中"粘度-密度关联性"要求,避免因单一参数达标而实际燃烧特性偏离的情况。

检测范围

柴油类型运动粘度范围(40℃)密度范围(15℃)
国VI车用柴油2.0-4.5 mm²/s820-845 kg/m³
船用燃料油(DMX级)≤5.5 mm²/s≤900 kg/m³
生物柴油调和油(B5)3.0-6.0 mm²/s860-900 kg/m³

特殊环境用油需按ISO 8217标准扩展测试边界条件:极地柴油需增加-20℃粘度测试;船用重质燃料油需进行50℃粘度测定。

检测方法

运动粘度测定流程(ASTM D445)

样品预处理:经0.45μm滤膜过滤后静置脱气1小时

恒温控制:将粘度计垂直安装于±0.01℃精度的恒温浴槽中

流动时间测定:使用乌氏粘度计测量试样流经标定刻线的时间(三次重复误差≤0.7%)

结果计算:ν=K·t ,其中K为粘度计常数(需定期用标准油标定)

密度测定流程(GB/T 1884)

温度平衡:试样在15±0.1℃环境中恒温2小时以上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砝码对数字密度计进行三点式校准(纯水、正庚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样品测试:采用振动管法测定密度值,读取温度补偿后的标准密度数据

数据修正:按ISO 91-1石油计量表进行空气浮力补偿计算

检测仪器

仪器类型技术规格操作要点
自动运动粘度仪

内置ASTM D7042计算模型

每年更换硅油浴介质
数字密度计

内置温度补偿模块

定期清洗振动管残留物
恒温水浴槽

双循环冷却系统

每月监测热交换器效率
全自动进样系统

自动清洗干燥功能

校准机械臂定位精度

注:所有仪器需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年度检定,关键设备如乌氏粘度计应保留原始校准证书备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