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调料油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调料油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与特征组分分析两大类别。基础理化指标涵盖酸价(AV)、过氧化值(POV)、碘值(IV)、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关键参数。其中酸价反映油脂水解程度,过氧化值表征氧化劣变进程。特征组分分析包括脂肪酸组成测定(C14:0-C24:1)、反式脂肪酸含量、甾醇组成及维生素E含量等营养指标。
污染物检测项目包含重金属(铅、砷、汞)、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等食品安全指标。针对特殊加工工艺产品需增加3-氯丙二醇酯、缩水甘油酯等热加工副产物检测。抗氧化剂(BHA、BHT、TBHQ)及合成色素等食品添加剂残留量亦属必检范畴。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食用级植物源调料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等)、动物源调料油(牛油、鸡油等)及复合调味油制品(辣椒油、花椒油等)。具体包括初榨油、精炼油及其调和产品。针对不同原料特性制定差异化检测方案:橄榄油需增加角鲨烯含量测定;芝麻油要求进行芝麻林素验证;花椒油需建立特征麻味物质定量分析。
特殊应用场景产品需扩展检测维度:餐饮用回收油重点监测极性组分含量及聚合物三酰甘油;婴幼儿辅食用油增加塑化剂(DEHP等)筛查;有机认证产品需进行农药残留(有机磷类等)专项检测。
检测方法
酸价测定依据GB 5009.229-2016《食品酸价的测定》,采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法。过氧化值检测执行GB 5009.227-2016电位滴定法标准程序。脂肪酸组成分析按GB 5009.168-2016规定进行甲酯化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分离。
重金属元素采用GB 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砷元素按GB 5009.11-2014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苯并芘检测参照GB 5009.27-2016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联用技术。
新型污染物筛查采用LC-MS/MS技术平台:3-氯丙二醇酯经甲醇钠水解后衍生化处理;缩水甘油酯通过固相萃取净化后定量分析。抗氧化剂残留量测定执行GB 5009.32-2016规定的HPLC-DAD方法。
检测仪器
基础理化指标测试配置全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0.01mL)、真空干燥箱(控温精度±1℃)及旋转蒸发系统。脂肪酸分析使用配备FI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规格:100m×0.25mm×0.20μm),配套自动进样器与色谱工作站。
痕量污染物检测需配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重金属超痕量分析;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UPLC-MS/MS)用于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筛查;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用于复杂基质样品前处理净化。
专用设备包括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波长383nm/发射波长407nm)用于苯并芘定量;近红外光谱仪用于原料油的快速筛查;热重分析仪(TGA)用于极性组分含量测定。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MA认证并定期进行计量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诸城煤成分检测
下一篇:酸洗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