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纺织品吸收法抗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纺织品吸收法抗菌检测主要包含三大核心指标:抗菌活性值定量测定、抑菌率计算及耐久性验证。抗菌活性值反映试样单位面积对测试菌种的抑制能力,需通过精确的菌落计数对比获得;抑菌率计算需包含即时效果与持续效果双重评估;耐久性测试涵盖水洗处理(GB/T 12490标准程序)、光照老化(ISO 105-B02标准)及化学稳定性验证等特殊处理后的性能保持度评价。
测试菌种选择依据产品用途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代表革兰氏阳性菌群;肺炎克雷伯菌(ATCC 4352)作为条件致病菌代表;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用于抗真菌性能评估。特殊用途纺织品需增加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特定致病菌测试。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纤维制品:包括但不限于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纤维;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以及竹纤维/聚酯混纺等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估。具体涵盖医用敷料(YY/T 0471.2)、家用纺织品(GB/T 20944.3)、运动服装(EN 14119)及产业用过滤材料(ISO 18184)等不同应用场景。
特殊形态制品需特别处理:三维立体织物应保持原始结构进行测试;纳米银处理面料需进行离子释放量预检;含涂层制品需分别测试涂层表面与基材的抗菌差异。对于含金属离子抗菌剂的产品应同步进行重金属迁移量检测(GB/T 30158)。
检测方法
标准操作流程分为六个阶段:1. 菌悬液制备(浓度1.0-3.0×105 CFU/mL);2. 试样灭菌处理(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3. 定量接种(20μL/cm2);4. 恒温恒湿培养(37℃±1℃,RH≥90%,24h±2h);5. 洗脱液震荡提取(0.5%吐温80生理盐水);6. 平板计数法测定存活菌量。
关键控制点包括:接种前试样含水率控制在(100±5)%;接触时间误差不超过±5min;洗脱效率验证需达到95%以上回收率;平行试样数量不少于6组;阳性对照采用标准棉布试样;阴性对照使用无菌PBS溶液。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配置包含:二级生物安全柜(EN 12469认证)、恒温振荡培养箱(精度±0.5℃)、高压蒸汽灭菌器(容积≥50L)、精密电子天平(0.1mg精度)。核心分析设备需配备自动菌落计数仪(分辨率≤0.1mm)、荧光显微镜(1000倍放大)用于膜损伤观察。
辅助装置要求:定量接种器误差≤±5%;恒温混匀仪转速控制精度±2rpm;真空干燥箱配备湿度监控模块;微生物过滤装置符合ISO 7704标准。所有计量器具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校准机构进行年度检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光催化材料抗病毒活性检测
下一篇:电器抗菌材料功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