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口罩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棉布口罩作为基础防护用品,其质量直接影响佩戴安全性与舒适性。专业检测需重点关注纤维成分、织物密度、过滤效率及色牢度等核心指标。本文依据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及GB/T32610《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系统阐述实验室检测流程与技术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棉布口罩质量评价体系包含12项核心指标:

1. 纤维成分分析:验证棉纤维含量是否符合标称值(≥95%)

2. 织物密度测定:经纬向纱线密度需≥200根/10cm

3. 过滤效率测试:对PM2.5颗粒物过滤率应≥80%

4. 透气性评估:空气透过率需保持80-120mm/s

5. 色牢度检验:耐汗渍、耐摩擦色牢度≥4级

6. pH值测定:织物萃取液pH值控制在4.0-7.5

7. 甲醛含量检测:游离甲醛≤20mg/kg

8. 重金属残留量:铅、镉等8种元素总量≤100mg/kg

9. 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

10. 断裂强力测试:经向强力≥250N

11. 接缝强度检验:缝制部位承受力≥180N

12. 尺寸稳定性:水洗后尺寸变化率≤3%

检测范围

质量检测覆盖三个维度:

1. 原材料检验:包括棉纤维细度(1.5-2.0dtex)、短绒率(≤12%)、杂质含量(≤1.5%)等基础参数

2. 成品口罩评估:涉及耳带拉伸强度(≥10N)、鼻梁条可塑性(弯曲次数≥500次)、层间结合力(≥0.8N/cm)等使用性能

3. 使用后性能变化:重点监测重复洗涤(5次标准洗涤程序)后的过滤效率衰减率(≤15%)、透气性变化幅度(±10%)及尺寸收缩率(≤5%)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

1. 纤维成分分析采用显微镜观察法(GB/T 2910)与化学溶解法双重验证

2. 过滤效率测试执行颗粒物计数法(GB/T 32610附录A),使用氯化钠气溶胶(0.075±0.02μm)模拟污染物

3. 透气性测定参照GB/T 5453标准,在100Pa压差条件下测量单位时间空气透过量

4. 色牢度检验依据ISO 105-E04:2013进行酸性/碱性汗液模拟测试

5. 微生物培养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在37℃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

6. 断裂强力测试使用等速伸长型强力机(CRE),夹距设定为200mm,拉伸速度100mm/min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专业设备保障检测精度:

1. 电子显微镜(1000倍):用于纤维形态观测及直径测量

2. 颗粒物计数器(0.3μm分辨率):符合GB/T 6167标准的激光散射式计数器

3. 透气性测试仪(压差范围0-500Pa):配备20cm²标准测试头

4. pH计(精度±0.01):配备玻璃复合电极的实验室级仪器

5. 恒温振荡水浴锅(控温精度±0.5℃):用于甲醛萃取处理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出限0.01μg/L):重金属痕量分析专用设备

7. 万能材料试验机(量程5000N):配备气动夹具的力学测试系统

8. 标准光源箱(D65光源):用于目测评级色牢度变化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