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高炉煤气质量检测是钢铁工业中保障能源利用效率与环保合规的核心环节。本文系统阐述高炉煤气的主要检测指标(包括CO、CO₂等气体组分含量、热值及污染物浓度)、适用场景(生产调控与排放监控)、标准化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吸收法等)以及专业仪器配置要求。重点强调数据精度控制与安全规范执行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高炉煤气质量检测涵盖以下核心指标:

基础气体组分:一氧化碳(CO)体积分数(35-45%)、二氧化碳(CO₂)体积分数(12-20%)、氢气(H₂)体积分数(1.5-3.5%)、氮气(N₂)体积分数(45-55%)

能量特性参数:低位发热量(3.35-4.18 MJ/m³)、湿基/干基热值换算

污染物指标:硫化氢(H₂S)浓度(≤20 mg/m³)、有机硫化合物总量(以硫计≤50 mg/m³)、粉尘含量(≤10 mg/m³)

物理参数:煤气温度(120-250℃)、压力波动范围(8-15 kPa)、含水量测定

检测范围

高炉煤气质量检测适用于以下应用场景:

钢铁联合企业自用能源系统:热风炉燃烧效率优化需监测CO/CO₂比值及热值稳定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要求H₂S浓度≤15 mg/m³以保护燃气轮机叶片

化工原料制备系统:合成甲醇等工艺需控制总硫含量≤30 mg/m³

环保排放监测节点:除尘装置出口粉尘浓度应满足GB 28664-2012标准限值

煤气输送管网安全监控:在线O₂含量监测(警戒值≥1%)预防爆炸风险

检测方法

标准化分析方法体系包括:

气体组分定量分析:采用GB/T 10410-2008规定的气相色谱法(GC),配备TCD检测器与5A分子筛色谱柱系统

热值测定方法:执行GB/T 12206-2006标准要求的连续流动量热计法,测量重复性误差≤1.5%

硫化物分析技术:应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总硫含量(ASTM D6667),检出限达0.1 mg/m³;碘量法测定H₂S浓度(GB/T 11060.1)

粉尘浓度测定规程:依据HJ/T 397-2007标准实施等速采样-重量法测量,滤膜恒重要求±0.2 mg精度

在线监测方案:非分散红外分析仪(NDIR)实时监测CO/CO₂;激光散射式颗粒物监测仪实现粉尘连续测量

检测仪器

关键设备配置要求如下:

多组分气体分析系统:配备自动进样器的气相色谱仪(如Agilent 7890B),配置双通道TCD/FID复合检测器模块

精密量热装置:水流式连续量热计(精度±0.5%),配备恒温水浴系统与高精度温度传感器阵列

硫分析专用设备组:紫外荧光总硫分析仪(如TS-3000型)、碘量法滴定装置(分度值0.01 mL)及配套气体预处理单元

颗粒物采样系统:等速采样探头(耐温350℃)、玻璃纤维滤筒(孔径0.3 μm)及十万分之一天平组成的称重系统

在线监测终端组:NDIR多组分分析模块、激光前散射颗粒物监测仪、氧化锆氧分析仪组成的CEMS系统

辅助设备组群: 防爆型真空泵组(抽速≥30 L/min)、多级气体干燥净化装置、标准气体钢瓶组(NIST可溯源)及数据采集处理平台

此处隐藏可能存在的冗余信息或未授权内容标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