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波在电缆中应用于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2  

振荡波检测技术是评估电缆绝缘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向电缆施加阻尼振荡电压激发局部放电信号,结合高频传感器与数据分析系统实现缺陷定位与量化评估。本文从检测项目、适用范围、方法原理及设备选型四方面系统阐述该技术的实施规范与核心参数要求,为电力运维人员提供符合IEC60270标准的专业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振荡波检测主要针对电力电缆系统的以下关键指标:1)局部放电起始/熄灭电压(PDIV/PDEV)测量;2)局部放电量(pC级)精确标定;3)放电相位分布(PRPD)图谱分析;4)缺陷位置定位(精度±0.5m);5)绝缘介质损耗因数(tanδ)动态监测;6)衰减系数与波速参数测定。其中局部放电特征量需满足CIGRE TB 728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要求。

检测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6-220k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的交接试验与预防性试验,具体包括:1)新敷设电缆的安装质量验证;2)运行年限超过10年的老化电缆状态评估;3)故障修复后的绝缘恢复验证;4)水树生长程度量化分析;5)中间接头/终端头工艺缺陷检测;6)外力破坏造成的隐性损伤识别。对长度超过5km的电缆线路需采用分布式传感器阵列进行多点同步测量。

检测方法

标准实施流程包含四个阶段:1)预处理阶段:使用5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1000MΩ后,进行30分钟直流预加压(0.7U0);2)振荡波激发:通过LC谐振回路产生0.1Hz-500Hz变频阻尼振荡电压(峰值1.7U0);3)信号采集:采用带宽≥100MHz的高频电流传感器(HFCT)同步记录放电脉冲波形;4)数据分析:应用小波降噪算法提取有效放电信号后,基于时域反射法(TDR)计算缺陷位置。

检测仪器

标准配置包含:1)可编程振荡波发生器(输出功率≥5kVA);2)四通道同步采集系统(采样率≥200MS/s);3)宽频带HFCT传感器(灵敏度≤5pC);4)GIS型耦合电容器(耐压等级≥50kV);5)相位分辨分析软件(符合IEC 62478标准);6)分布式光纤测温装置(空间分辨率≤1m)。关键设备需定期通过标准脉冲校准器进行计量溯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