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2  

无人船作为智能化水上作业平台,其性能可靠性直接影响任务执行效果。专业检测涵盖导航定位系统精度验证、动力推进单元效能分析、通信链路稳定性评估及环境适应性测试四大核心模块。重点通过动态航行参数采集、电磁兼容性试验和传感器数据校准等技术手段,确保设备符合IMOMSC.1/Circ.1577等国际海事规范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无人船系统性检测包含七大核心验证体系:导航定位系统需完成GNSS/INS组合定位精度验证与航向保持能力测试;动力推进单元涉及电机输出扭矩测量、螺旋桨推进效率计算及能量管理系统评估;通信模块重点检验数传电台抗干扰能力与卫星通信链路稳定性;传感器阵列需执行多波束测深仪精度校准与水质采样器工作一致性验证;控制系统通过路径跟踪误差分析和避障算法有效性验证;船体结构进行水密性压力试验与材料耐腐蚀性评估;环境适应性包含电磁兼容性(EMC)测试与极端温湿度工况模拟。

检测范围

专业检测覆盖三类应用场景:水文测绘型需验证多传感器时空同步精度与数据融合质量;科考监测型重点评估采样机构动作精度与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应急救援型着重测试快速部署能力与复杂海况适应性。船体规格涵盖1-15米级单体/双体结构型式,航行环境包含内河航道三级水流扰动模拟至6级海况波浪水池试验。载荷设备检测延伸至吊舱式ADCP流速剖面仪校准、侧扫声呐成像分辨率验证以及自主充电对接机构重复定位精度测试。

检测方法

采用动态基准站差分技术进行厘米级定位精度验证,通过RTK移动站与激光跟踪仪构建三维运动轨迹比对系统。推进系统效能分析依托Dynamometer测功机获取转矩-转速特性曲线,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进行推进效率映射。电磁兼容性测试依据IEC 60533标准构建半电波暗室环境,执行30MHz-6GHz频段的辐射发射与传导敏感度试验。传感器校准采用NIST可溯源的声学靶标装置与标准物质比对法,建立测量误差补偿模型。环境试验箱可模拟-40℃至70℃温变循环与95%RH湿热条件,盐雾腐蚀试验严格遵循ASTM B117规范执行2000小时加速老化测试。

检测仪器

关键设备包括:NovAtel PwrPak7-E2双频GNSS接收机(支持L1/L2/L5频段)、Polytec PSV-500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测量范围0.5Hz-1MHz)、FLIR SC7000系列红外热像仪(分辨率1280×1024)、Keysight N9042B信号分析仪(频率范围3Hz-44GHz)、Hydrotech HTI-400多波束声学校准系统(工作频率200-400kHz)、Emerson CSI 2140机械振动分析仪(符合ISO 10816标准)、Espec PL-3KPH气候试验箱(温变速率5℃/min)、Schaffner NSG 4380脉冲群发生器(满足IEC 61000-4-4 Level 4)。所有计量设备均通过CNAS实验室量值溯源体系认证,测量不确定度优于行业通用标准1个数量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汽车面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