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剥离油墨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可剥离油墨成分检测是评估其环保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围绕核心检测指标展开分析,涵盖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金属含量、成膜物质组成及物理性能测试等内容,重点阐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标准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操作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可剥离油墨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指标:

基础化学成分分析:树脂基体类型及含量测定(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类)、溶剂体系组成(醇类/酯类/酮类)

有害物质筛查:铅、镉、汞等重金属总量测试(符合RoHS2.0标准),多环芳烃(PAHs)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限量检测

挥发性有机物管控:苯系物、甲醛释放量测定(参照GB/T23985-2009)

功能性参数验证:剥离强度(ASTMD903)、耐候性氙灯老化试验)、成膜厚度均匀性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应用场景:

产品类型维度:水性可剥离油墨、溶剂型可剥离油墨、UV固化型可剥离涂层

基材适配性测试:金属基材(不锈钢/铝合金)、高分子基材(PET/PC/ABS)、玻璃表面处理体系

行业应用领域:电子产品临时保护涂层(PCB板遮蔽)、汽车制造精密部件防刮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防护膜

特殊功能需求:抗静电型可剥离油墨、耐高温型(>200℃)临时保护体系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采用以下技术组合:

GC-MS联用技术:依据ISO11890-2进行溶剂残留定量分析,检出限达0.01μg/mL

ICP-OES光谱法:执行EPA6010D标准完成8种重金属元素同步测定

TGA-DSC热分析:通过热失重曲线计算树脂组分热分解温度及灰分含量

动态力学分析(DMA):测定涂层储能模量(E')与损耗因子(tanδ),评估温度-模量变化曲线

三维轮廓仪测试:基于ISO4287标准进行膜厚分布测量(分辨率0.1μm)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配置如下:

Agilent7890B-5977BGC/MS系统:配备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实现VOCs精准分离鉴定

PerkinElmerOptima8300ICP-OES:轴向观测模式配合四级矩校正算法保障痕量元素测试精度

TAInstrumentsQ500TGA仪: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速率记录热失重数据

:ATR附件采集4000-400cm-1红外谱图,分辨率4cm-1

:180剥离测试模式(50mm/min拉伸速率)获取剥离力曲线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