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有害芳香胺限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染料中有害芳香胺的限量检测是纺织品及日用消费品安全评估的核心环节。本文依据国际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23种禁用芳香胺的检测项目分类、适用材料范围、主流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方法及关键仪器配置要求,重点解析样品前处理、衍生化反应与定量分析的技术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本检测体系涵盖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及OEKO-TEXStandard100规定的23种禁用芳香胺化合物清单。具体包括4-氨基联苯、联苯胺等致癌性物质(第1类),邻甲苯胺、2-萘胺等潜在致敏物质(第2类),以及苯胺衍生物等限用物质(第3类)。其中1类物质检出限严格控制在5mg/kg以下,2-3类物质允许量值根据产品用途分级设定。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所有含偶氮染料的纺织材料及其制品:1.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类(内衣、T恤等);2.家用纺织品(床单、窗帘等);3.婴幼儿用品(尿布、安抚巾等);4.皮革制品(鞋类、箱包等)。特殊领域延伸至玩具表面涂层材料、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等非纺织基材的偶氮染料残留检测。

检测方法

标准检测流程依据GB/T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1.样品前处理:采用柠檬酸盐缓冲液(pH=6)在702℃条件下裂解还原偶氮键

2.液液萃取:叔丁基甲醚分三次萃取目标胺类化合物

3.衍生化处理:七氟丁酸酐作为衍生试剂提升GC-MS检测灵敏度

4.仪器分析:GC-MS/MS采用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从60℃至300℃

5.定量分析:内标法定量,选用氘代联苯胺作为内标物

检测仪器

核心分析系统配置包括:

1.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MS/MS):配备电子轰击离子源(EI)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2.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C18反相色谱柱配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3.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净化处理

4.氮吹浓缩仪:精确控制温度在401℃进行溶剂浓缩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快速筛查阳性样品

辅助设备需包含恒温水浴振荡器(控温精度0.5℃)、真空离心浓缩仪及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等基础实验装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