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剂成分及配方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吸附剂成分及配方检测是评估其性能与安全性的核心环节,涉及化学成分分析、物理结构表征及功能性验证。专业检测机构通过标准化流程对活性组分含量、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及有害物质残留等关键指标进行精准测定,确保材料符合工业应用与环保法规要求。本文系统阐述检测技术要点与实施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吸附剂的核心检测项目包含五大类:化学成分分析涵盖主活性组分(如活性炭中的碳含量)、辅助添加剂(如粘结剂或催化剂)及杂质元素(硫、氯等)的定量测定;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比表面积(BET法)、孔径分布(BJH模型)、颗粒密度与机械强度评估;表面特性分析涉及官能团种类(FTIR表征)、Zeta电位及润湿角测量;热稳定性测试通过热重分析(TGA)测定分解温度与失重曲线;安全性筛查则针对重金属(铅、镉等)、VOCs残留及放射性物质进行痕量检测。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吸附剂类型:活性炭类(煤质/木质/椰壳基)、分子筛(3A/4A/5A型)、硅胶(粗孔/细孔)、氧化铝吸附剂(酸性/中性)、聚合物树脂(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及生物基材料(壳聚糖、纤维素改性产物)。特定应用场景的专项检测包括:VOCs回收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测试、医用吸附剂的生物相容性验证、核工业用吸附剂的辐射稳定性评估。

检测方法

化学成分分析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进行元素半定量扫描,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完成痕量金属精准测定;有机组分解析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与裂解色谱技术;物理结构表征通过静态容量法氮气吸附仪获取77K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表面化学性质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联合分析;动态吸附性能测试依据ASTMD5228标准搭建固定床穿透实验装置。

检测仪器

核心仪器组包含: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35-500nm孔径),配备3站式脱气装置的预处理系统;同步热分析仪(STA)实现TGA-DSC同步测量(温度精度0.1℃);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提供1nm分辨率形貌观测;微波消解仪配合ICP-OES完成样品前处理与多元素同步检测;动态蒸气吸附仪(DVS)可模拟0-95%RH湿度环境下的吸脱附动力学研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