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6次  |  2024-12-24 09:18:4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中,涉及的一些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设备的气密性检测
  • 吸附性能测试
  • 制氧、制氮的纯度检测
  • 流程稳定性测试
  • 安全性能测试
  • 机械结构完整性检测

检测方法:

  • 采用压力测试仪进行气密性检测
  • 通过色谱分析仪测定氧、氮的纯度
  • 利用流量计和压力计监控设备的运行参数
  • 定期进行吸附剂的性能评估实验
  •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全测试

涉及产品:

  • 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 变压吸附制氮设备
  • 相关配套设备,包括吸附塔、空气压缩机、储罐等
  • 由该设备所生产的工业氧气及氮气

以上为该标准涉及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规范和程序可参照详细的标准文本。

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

标准号:JB/T 6427-200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1-12-29

实施日期:2002-06-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的简介

JB/T6427—2001JB/T6427-2001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JB/T6427-2001

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的部分内容

ICS71.10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

PSAoxygenandnitrogenplants

2001-12-29发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02-06-01实施

JB/T6427-2001

本标准是对JB/T6427一1992《吸附制氧、制氮设备》的修订。本标准与JB6427-199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标准名称由《吸附制氧、制氮设备》改为《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一产品规格:氧气产量从50m/h增加到3000m/h,氮气产量从200m/h增加到3000m/h;制氧设备增加了100、200、300、500、600、800、1000、1200、1500、3000等产品规格。制氮设备增加了300、500、6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2500、3000等产品规格:改了部分产品的性能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6427—1992。本标准由机械工业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道贞、范弹。本标准于1992年7月首次发布,本次是第一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

PSAoxygen andnitrogen plantsJB/T6427—2001

代替JB/T 64271992

本标准规定了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以下简称“制氧、制氮设备”)的术语、产品分类和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在常温下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法,从空气中分离制取氧气或氮气,产量不大于3000m/h的制氧、制氮设备。

1本标游中氧,氢产旦均为标准状态,即0℃、0.101MPa(绝压)状态下的气体益,单位m2压力值除注明者外,均为表压值。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01998

GB 12348—1990

GB 50274—1998

GB 50275—1998

GB/T 2888—1991

GB/T 3863—1995

GB/T 3864~1996

GB/T4830—1984

GB/T4980—1985

GB/T 13306—1991

GB/T13384—1992

GBJ 16—1987

JB/T 5902—2001

JB/T 6896—1993

JB/T7263—1994

JB/T8058—1996

YY/T 0298—1998

钢制压力容器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工业用氧

T业氮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一工程法标牌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空气分离设备用氧气管道技术条件空气分离设备表面清洁度

空气分离设备用13X分子筛验收技术条件空气分离设备用活性氧化铝验收技术条件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12-29批准2002-06-01实施

3术语

3.1变用吸附法

JB/T6427-2001

在等温条件下,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循环工作方法。3.2变压吸附制氧、制氮

利用变压吸附法,从空气中分离制取氧气或氮气。产品分类和规格

产品分类和规格按表1的规定。

产品分类

制氟设备

制氮设备

规格(产量)

510.25,50.100.200,300,500,,1200,1500,3000

600,800.

5,10,20,50,100.150.200,300.,500.6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25003000

注:表中的产品规格可根据用户要求允许增加。5技术要求

5.1设计条件

5.1.1大气条件

气压:0.098MPa(绝压)

温度:0℃;

相对湿度:75%。

5.1.2原料空气

机械杂质:<30mg/mt

CO,: ≤350 ×10-*;

C,H,: ≤0.5×10*;

CnHm;≤30×10-;

含油量:至0.01×10-;

酸性物质:ENOx+SO,+HCI+CI,的和≤8×10-。5.1.3冷却水

进水温度:≤30℃;

进水压力:按合同规定:

甚浮物含量:≤100mg/L:

酸碱度(pH值):7-8

硬度:≤3.2mmol/L。

5.1.4仪表气应清洁干燥,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应符合GB/T4830的规定。5.1.5电源按表2的规定。

电压V

6000或10000

允差%

JB/T64272001

允差%

5.1.6设计条件与5.1.1~5.1.5不相符合或需另加项目时由用户与供货单位在合同中予以规定。5.2产品基本参数性能

5.2.1制氧设备推荐采用的产品规格及基本性能参数按表3的规定。表3

规格(产量)

氧纯度

产品筑压力

1单位制氧电耗是指在标准状态下,氧气纯度折算为100%2启动时间是指成套设备开机到产品气达到纯度与产量所需的时问。单位制电耗

kW·b/m

5.2.2制氢设备推荐采用的产品规格及其基本性能参数按表4的规定。5.2.3如用户有特殊要求时,制氧、制氢设备的产品规格及基本参数可按合同规定。5.3制氧、制氨设备应按制造单位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4配套用压缩机、泵、阀门等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房动时间

5.5压力容器应符合GB150、《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有关标准、法规的规定。规格(产量)

氮纯度

JB/T6427-2001

产品氮压力

单位制鼠电耗

注:启动时问是指成套设各从开机至产品气达到纯度与产量所需的时间启动时间

5.6大于或等于1000m'/h的制氧、制氮设备的工.程设计和安装,除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GBJ16、GB50274、GB50275等标准及有关法规的规定。5.7进人分子筛吸附器的空气,其油蒸汽含量一般应不大于0.01×10-°(体积),酸性物质总量一段应不大于8×10*,SO,量1×10-(体积)。5.8制氧设备的氧气管道应符合JB/T5902的规定。5.9与氧接触的零件表面应清洁,并经脱脂处理,处理后的表面油脂残留盘应符合JB/T6896的规定、5.10制氧、制氮设备选用的分子筛与活性氰化铝验收技术条件按JB/T7263、JB/T8058或合同的规定。

制氧、制氮设备的油漆表面应光亮、美观,漆膜经久耐用;压力容器油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5. 11

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一年以上的易损件或按合同规定。5.12

在用户遵守产品使用说明书各项规定的条件下,制氧,制氮设备自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5.13

实际运转时间不超过一年,确因产品制造质量间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更换(不包括易损件)或修理。

JB/T6427—2001

5.14制造厂在合同双方确认的质盘保证期内,制氧、制氮设备的投表率应不低于100%,换算方法按式(1)

×100%

式中:A一一仪表投表率;

n—运转的仪表只数;

N—仪表总数。

5.15制氧,制氮设备出厂前应作防锈防霉处理,防锈有效期不得少于-年,存放期超过规定防锈期时,应重新作防锈处理。

5.16成套设备的操作T.,机修工和仪表T.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熟悉设备的性能与结构。

5.17用户应根辖实际使用工艺的要求制定安全使用规程,建立定期纪录,定期保养和巡视制度、备件管理制度以及故障处理报告制度。5.18用于医疗的制氧设备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YYT0298的规定。6检验或试验方法

6.1制氧,制氮设备量终产品的检验或试验方法,一般应在制造厂内试验合格后出厂或按合同规定。6.2试验必须在稳定工况下进行,由于受条件限制,试验工况偏离本标准规定的设计状态时,测试结果应予换算。

6.3测试用仪器、仪表

6.3.1测试用的仪器、仪表需经计量部广检定合格。6.3.2温度、压力、流量、转速测量仪表及精度要求按表5规定。表5

仪表名称

玻璃温度计

历力表

转子流景计

蜗街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

气压计

U型管渡体压力计

转速表

注:出厂检验时,压力表精度为1.5级。6.3.3产品氧、氮纯度分析用仪器应符合表6的规定。分度或精度

±0.5%;分度值≤0.5%

仪器仪表

氧分析仪

氮分析仪

氧化错分析仪

JB/T6427—2001

6.3.4功率测量用仪器、仪表应符合表7规定。表7

仪表名称

电流表

电压表

瓦特计

电流互感器

电度表

6.3.5操声测量用声级计,其精度为±1dB(A)。6.4测量方法和结果计算

6.4.1流量测量

分度或精度

最小分度0.1%0,

最小分度≤0.2%N,

流量测量前应检查所有计器管的管接头,不得有任何泄漏或堵塞。6.4.1.1

流量计应装在吸附系统平衡器出口处。6.4.1.2

干燥产品的氧气、氮气流量接式(2)修正:6.4.1.3

式中:修正后在设计状态下的于燥气体流量,m\/h:Q,—实际测得的气体流量,m\/h;P——流量计前气体实际压力,MPa(绝压);p

一大气压力,取p=0.098MPa(绝压);一流量计前气体实际温度,Kt

T—-设计状态下的大气温度,取T-273.15K。2

6.4.1.4使用转子流量计时应对干燥产品的氧气、氮气流量进行密度修正,修正方法按该转子流量计说明书的规定。

当大气条件与设计条件不符时,气体流量按式(3)换算:6.4.1.5

(p: -)T。

式中:O—设计条件下的气体流量,m/h(标准状态);Po

-设计条件下的大气乐力:MPa(绝压):P——实际条件下的大气压力,MPa(绝压);-设计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实际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JB/T6427-2001

设计条件下的大气中饱和水蒸气压,MPa(绝压)Pa-实际条件下的大气中饱和水蒸气压,MPa(绝压):T。—设计条件下的大气温度,K;T—实际条件下的大气温度,K。6.4.2纯度测量

6.4.2.1纯度取样点应在气体出吸附系统平衡器的管道上6.4.2.2氧气纯度测量按GB/T3863的规定和经标准气校验过的分析仪器测。6.4.2.3氮气纯度测量按GB/T3864的规定或采用氧化错氧分析仪测量。6.4.3功率测量

6.4.3.1压缩机输人功率的测量

6.4.3.1.1电动机输人功率在电动机人线端测量,·输人功率按式(4)计算:N-./3JUcos@/1000.

式中:N

电动机输人功率,kW:

I——输人电流,A;

U——输人电压,V;

功率因子(由电动机制造厂提供)。6.4.3.1.2压缩机输人功率按式(5)计算:N=Nn.

式中:N压缩机输人功率,kW

电动机效率。

6.4.3.2总功率(不包括压氧、压氮功率)按式(6)计算:EN=N,+N

式中:ZN总功率,kw;

N一一辅机功率(包括预冷机组功率,仪表气压缩机功率,真空泵功率),kW。6.4.4单位产品气体电耗按式(7)计算:式中:N。—单位产品气体电耗,kW·h/m2:产品气体纯度,%。

6.4.5噪声测量

6.4.5.1噪声测量位置在制氧、制氮设备主要操作位置前水平距离为1m,离地面高为1.5m处,6.4.5.2噪声测量方法按GB/T4980的规定。6.4.5.3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排放气体的噪声标准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6.4.5.4透平压缩机、罗茨鼓风机的噪声测定方法按GB/T2888的规定。6.4.6测量资料

6.4.6.1功率、噪声2h测一次,取连续3次的平均值为测盘资料。6.4.6.2流量、纯度1h测一次,取连续5次的平均值为测量资料。(4)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427-2001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设备》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