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痕力柔性材料标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压痕力检测是评估柔性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主要针对橡胶、硅胶、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非刚性物质进行硬度与抗变形能力分析。标准检测流程涵盖静态压痕深度测量、动态回弹特性测试及长期载荷作用下的蠕变行为评估,需严格遵循ISO2439、ASTMD2240等国际规范控制实验条件与数据精度。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压痕力柔性材料标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指标:压痕硬度值(IRHD)、弹性恢复率及残余变形量。其中IRHD通过测量标准压头在规定载荷下的侵入深度计算得出,反映材料抵抗局部形变的能力;弹性恢复率测试卸载后形变恢复百分比,表征材料的能量耗散特性;残余变形量则量化长时间受压后的永久形变程度。

次级检测项目包括温度敏感性测试(-40℃至150℃工况模拟)、湿度影响分析(RH30%-90%环境控制)以及循环加载疲劳测试(≥10^4次循环)。特殊应用场景需增加各向异性评估(X/Y/Z三轴压痕差异度≤15%)和表面粘附效应修正测试。

检测范围

本检测标准适用于邵氏硬度A型标尺20-90范围内的柔性材料体系:

弹性体材料: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硅橡胶(VMQ)等交联聚合物

热塑性弹性体:TPU、TPE、SEBS等嵌段共聚物

泡沫材料:聚氨酯发泡体(PUFoam)、EVA发泡棉等开孔/闭孔结构体

生物医用材料:水凝胶、PDMS仿生组织等含水率>30%的特殊体系

排除刚性模量>10MPa的工程塑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试样厚度需≥6mm且表面粗糙度Ra≤3.2μm。

检测方法

依据ISO48-4:2018建立标准操作流程:

试样预处理:232℃/505%RH环境下平衡48小时

初载阶段:施加0.3N接触载荷保持30秒消除装配间隙

主载阶段:5秒内平稳加载至总试验力(A型标尺5.5kgf)

保载计时:维持主载荷301秒记录压入深度h1

动态测试采用ASTMD2632规定的冲击回弹法:直径12.7mm钢球从254mm高度自由落体冲击试样表面,通过高速摄像系统捕捉回弹高度比(COR≥0.6为合格)。蠕变测试执行ISO7616持续加载法:施加80%极限载荷保持24小时,形变量增长率≤0.5%/h视为稳定。

检测仪器

仪器校准执行JJG150-2019计量检定规程:测力传感器年校准误差≤0.5%,位移测量系统需通过阶梯规溯源性验证。温度控制单元每月进行空载均匀性测试(9点测温极差≤0.5℃)。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实时波形显示与异常值自动剔除功能。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设备类型技术参数符合标准
数字式压痕仪分辨率0.1μm/量程10mm/温度补偿0.1℃ISO7619-1
动态力学分析仪频率范围0.01-100Hz/应变精度0.05%ASTMD4065
-70℃~+300℃/湿度控制1%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