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包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9  

手工编织包质量检测需从材料性能、工艺精度及使用安全性三方面进行专业评估。核心检测指标包括纤维成分鉴定、编织密度均匀性、接缝强度测试、色牢度验证以及有害物质筛查。通过标准化实验手段验证产品耐用性及合规性,确保符合QB/T1333-2018箱包行业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手工编织包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基础材料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化学安全检验、工艺质量评估及功能性验证。

1.基础材料分析:

•纤维成分光谱鉴定(天然/合成纤维配比)

•染料类型化学定性分析

•辅料(金属扣件/皮革部件)材质验证

2.物理性能测试:

•静态承重变形量测量(模拟装载5kg/24h)

•提把动态疲劳测试(3000次循环载荷)

•表面耐磨耗测试(Taber法)

•接缝强度破坏性试验

3.化学安全检验:

偶氮染料含量测定(GB18401-2010)

•重金属迁移量检测(铅/镉/汞)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筛查

4.工艺质量评估:

•编织节点密度偏差率计算(单位面积5%容差)

•边缘处理完整性检查(毛刺/散边定量分析)

•装饰件固定强度测试(90N垂直拉力)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各类手工编织制品:

1.按材质分类:

•天然纤维制品:竹编/藤编/草编/棉麻混纺

•合成纤维制品:PP带/尼龙绳/再生纤维编织物

•混合材质制品:皮革镶接/金属装饰复合产品

2.按用途分类:

•日常手提包(容量≤20L)

•装饰性微型包具(非承重设计)

•功能性户外编织容器(防水/加固型)

•特殊造型艺术装置类包体

3.按工艺分类:

•传统手工平纹编织

•立体浮雕式编结工艺

•多材料复合穿插技术

•染色后处理加工制品

检测方法

依据QB/T1333-2018《背提包》行业标准实施分级检测:

1.材料成分分析:

采用FTIR红外光谱法进行纤维种类鉴别(ASTME1252),结合热重分析仪(TGA)测定天然/合成材料比例。金属配件通过XRF光谱仪执行RoHS六项合规筛查。

2.力学性能测试: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精度0.5级)执行三点弯曲试验,加载速度10mm/min直至结构失效。提带耐久性测试按ISO13288标准配置砝码进行往复运动模拟。

3.色牢度评估:

依据GB/T3920进行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采用标准灰色样卡评定等级。光照色牢度使用氙灯老化箱(ISO105-B02)进行72小时加速老化实验。

4.化学物质检测:

运用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出限0.1mg/kg)。重金属总量检测采用微波消解-ICP-OES法(EPA6010D)。

检测仪器

标准化实验室应配置以下核心设备系统:

1.材料分析系统:

•ThermoNicoletiS5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MettlerTGA/DSC3+热重分析仪

•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系统(200观测倍率)

2.力学测试系统:

•Instron5967双柱万能试验机(5kN载荷)

•Taber5135耐磨试验机(CS10磨轮/1kPa压力)

•Zwick线材反复弯折测试仪(90角度控制)

3.化学分析系统:

•Agilent8890-5977BGC-MS联用仪

•PerkinElmerAvio500ICP-OES光谱仪

•Metrohm离子色谱系统(ASTMD4327合规)

4.环境模拟系统:

•AtlasCi4000氙灯老化箱(0.55W/m@340nm)

•BinderKBF恒温恒湿箱(20%~98%RH控制)

•ESPEC温冲试验箱(-40℃~150℃循环)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