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淀粉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薯类淀粉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涵盖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和加工特性等核心项目。专业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方法,通过精密仪器对淀粉含量、水分活度、粘度参数及污染物残留等关键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样品制备规范与方法学验证要求,确保数据准确性和结果有效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薯类淀粉核心检测项目包含八大类:1.基础理化指标(淀粉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2.蛋白质与脂肪组分;3.酸度与pH值;4.粘度特性(糊化温度、峰值粘度);5.色泽参数(白度值、L*a*b*色空间);6.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7.污染物残留(重金属铅镉汞砷、二氧化硫);8.加工特性(膨胀度、溶解度)。其中淀粉含量测定需区分直链与支链淀粉比例,粘度分析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全程记录糊化曲线。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大类样品:1.原料类(鲜薯块茎、干燥薯片);2.初加工产品(生淀粉、精制淀粉);3.深加工制品(预糊化淀粉、乙酰化改性淀粉)。具体涵盖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及木薯淀粉等主要品种。针对食品级淀粉需额外检测食品添加剂合规性,工业级淀粉重点监控粘度稳定性指标。特殊用途淀粉如医药辅料级需增加细菌内毒素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1.淀粉含量测定:依据GB5009.9-2016采用酶水解-碘量法,样品经脱脂预处理后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通过氧化还原滴定计算总淀粉含量;2.水分检测执行GB5009.3直接干燥法,控制干燥箱温度1052℃至恒重;3.灰分测定按GB5009.4马弗炉550℃灼烧法;4.粘度特性采用GB/T22427.7标准方法,使用快速粘度分析仪记录糊化过程中的扭矩变化;5.重金属检测参照GB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6.微生物检验依据GB4789系列标准进行培养基培养计数。

检测仪器

1.精密电子天平(0.1mg精度)用于样品称量;2.循环水浴振荡器完成酶解反应;3.真空干燥箱执行水分测定;4.马弗炉进行灰分化验;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直链淀粉比色分析;6.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糊化特性曲线;7.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元素;8.生物安全柜保障微生物检验无菌操作;9.恒温培养箱维持微生物培养条件。所有仪器设备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电子天平每日使用前执行砝码验证,分光光度计每批次测试前完成基线校正。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